挈瓶小智的成语故事
拼音qiè píng xiǎo zhì
基本解释挈瓶:汲水用的瓶;智:智慧。比喻肤浅微薄的见识。
出处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徒以挈瓶小智,名参佐命,常恐朝露一下,深思不酬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挈瓶小智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挈瓶小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家老小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当日接了书信,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,带从者百余人,车百余辆,径望兖州而来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七卷:“你若无事退回,我自养你一家老小,如要原钱还府,也是我出。” |
一小撮 | 毛泽东《国民党反动派由“呼吁和平”变为呼吁战争》:“一小撮死硬派不要几天就会从宝塔尖上跌下去,一个人民的中国就要出现了。” |
一惊非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56回:“灯笼灭了,包袱也不见了,这一惊非小。” |
一瓶一钵 | 宋·李清照《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》:“再见江山,依旧一瓶一钵。” |
一钵一瓶 | 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》:“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” |
七大八小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有几张树根的坐具,却是七大八小的不匀。”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八回:“这十二钗说是金陵的,怎么家里这些人如今七大八小的就剩了这几个。” |
七老八小 |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五章:“起开,我又不七老八小的,搀着架着干什么?” |
三智五猜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,只一智便猜个十分。” |
上智下愚 | 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’” |
不修小节 | 《晋书 石苞传》:“石苞……雅旷有智局,容仪伟丽,不修小节。” |
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 | 宋·悟明《联灯会要·道本禅师》:“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,徒为戏论,虽然如是,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。” |
不拘小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虞延传》:“(延)性敦朴,不拘小节,又无乡曲之誉。” |
不无小补 | 宋 朱熹《朱子全集 尚书一》:“诸家虽或浅近,要亦不无小补,但在详择之耳。” |
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0回:“俗语说:‘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’我如今知道了,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!” |
两小无猜 | 唐 李白《长干行》诗:“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,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,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 |
为小失大 |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九回:“你若不肯,他就告诉了大老爷,找你点错处,革掉了你,你能为小失大吗?” |
予智予雄 | 范文澜 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:“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,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,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,因之,予智予雄,任性妄为。” |
予末小子 | 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眇眇予末小子,其能而乱四方,以敬忌天威。” |
事无大小 | 《文选 诸葛亮〈出师表〉》:“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。”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第一百八十五:“委萧瑀以庶政,事无大小,莫不关掌。” |
井底银瓶 | 唐·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乐府》:“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断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” |
人小鬼大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1回:“人小鬼大,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。” |
人急智生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智深见了,‘人急智生’,便把禅杖倚了,就灶边拾把草,把春台揩抹了灰尘。” |
人穷智短 | 《鸡肋编》下卷引陈无己诗:“人穷令智短,百巧千穷只短檠。” |
人贫智短 | 《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常言道‘人贫智短’,他恁地贫困,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?” |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” |
以大欺小 |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11回:“又怕阿叔一同回去,以大欺小,分不均匀,故此瞒了阿叔,背了乃祖,做了个高才捷足之人。” |
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愿以小人之腹,为君子之心。” |
以小见大 |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,可是以小见大,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