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激昂的成语故事
拼音kāng kǎi jī áng
基本解释慷慨:充满正气;情绪激动。激昂:振奋昂扬。形容精神振奋;意气昂扬。
出处唐 柳宗元《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慷慨激昂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慷慨激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同仇敌慨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五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明术》:“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评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敌慨的。” |
唇如激丹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今将军兼此三者,身长八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齐贝,音中黄钟,而名曰盗跖。” |
器宇轩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,器宇轩昂,料道此人必来游说。” |
悲歌慷慨 | 宋 谢翱《登西台恸哭记》:“悲歌慷慨,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。” |
意气轩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6卷:“我见这人身虽寒俭,意气轩昂,模样又好。” |
意气高昂 | |
感慨万千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0章:“孙玉厚坐在这里,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。” |
感慨万端 | 季羡林《重返哥廷根》:“此情此景,人非木石,能不感慨万端吗?” |
感慨杀身 | 宋·朱熹《近思录·政事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 |
感慨激昂 | 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[魏禧]其为文主识议,凌厉雄健,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,遇忠孝节烈事,则益感慨激昂,摹画淋漓。” |
感慨系之 | 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!” |
感激不尽 |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八:“驿官传扬都督之命,将十千钱赠为路费,又备下一辆车儿,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,张氏心中感激不尽。” |
感激流涕 | 唐·刘禹锡《王公神道碑铭》:“尝阅《诗》至《蓼莪》篇,感激流涕,故其志如刃始淬。” |
感激涕泗 | 《新唐书·薛收传》:“命舆疾至府,亲举袂抚之,论叙生平,感激涕泗。” |
感激涕零 | 宋 黄庭坚《谢黔州安置表》:“罪深责薄,感激涕零。” |
慨当以慷 | 汉·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” |
慨然允诺 |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十七回:“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,孟良慨然领诺。” |
慨然应允 | 明 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十七回:“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,孟良慨然领诺。” |
慨然领诺 |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35回:“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,孟良慨然领诺。” |
慷他人之慨 | 明·李贽《焚书·寒灯小话》:“况慷他人之慨,费别姓之财,于人为不情,于己甚无谓乎?” |
慷慨仗义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,我心里喜欢,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。” |
慷慨就义 | 明 朱鼎《玉镜台记 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 |
慷慨悲歌 | 晋 陶潜《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》:“慷慨独悲歌,钟期信为贤。” |
慷慨捐生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埋玉》:“娘娘既慷慨捐生,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,勉强割恩罢!” |
慷慨淋漓 |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六回:“先颁发一篇檄文,说得堂堂正正,慷慨淋漓。” |
慷慨激扬 | 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:“孝宽慷慨激扬,略无顾意,士卒莫不激励,人有死难之心。” |
慷慨激烈 | 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传》:“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 |
慷慨解囊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鲁智深见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悭吝,只要下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