漆桶底脱的成语故事
拼音qī tǒng dǐ tuō
基本解释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。比喻彻底明白清楚。
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2卷:“吕先生听罢,大彻大悟,如漆桶底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漆桶底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漆桶底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团漆黑 | 陈登科《破壁记》:“这时候,突然狂风大作,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,把月亮吞没了,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。” |
一片漆黑 | 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11章:“雨还在滴答滴答地下着,屋里屋外一片漆黑,看不见一点亮光。” |
一竹竿打到底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,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,不想半路相抛。” |
一竿子捅到底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9章:“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,骂到了皇帝头上。” |
不知底细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7回:“我也不知底细。” |
两眼漆黑 |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此番到吏部打点,正愁着两眼漆黑,不知门径,现在找到个人可以指点,岂不甚妙?” |
中流底柱 | 宋·朱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 |
临阵脱逃 | 清 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:“你们中国的兵勇,一到有起事来,不是半途溃散,便是临阵脱逃,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” |
丹漆随梦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齿在逾立,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,随仲尼而南行。” |
乌漆墨黑 | |
书囊无底 | 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连床夜语鸡戒晓,书囊无底谈未了。” |
书缺简脱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礼坏乐崩,书缺简脱,朕甚闵焉。” |
了身脱命 | 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二折:“我如今不遭王法,不受刑罚,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,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。” |
井底之蛙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 |
井底虾蟆 | |
井底蛤蟆 | 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 弹丝》:“妾阅人多矣,皆是井底蛤蟆,未有中原麟凤。” |
井底银瓶 | 唐·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乐府》:“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断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” |
井底鸣蛙 |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,真乃是井底鸣蛙。” |
以胶投漆 | 唐·孔颖达《〈春秋正义〉序》:“晋世杜元凯又为《左氏集解》,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,所谓子应乎母,以胶投漆,虽欲勿合,其可离乎!” |
伊于胡底 |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我视谋犹,伊于胡底?” |
伊何底止 | 鲁迅《〈朝花夕拾〉后记》:“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,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。长此滔滔,伊何底止?” |
似漆如胶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七回:“徒闻似漆与如胶,利害场中忍便抛。”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三回:“亲哥,我和你同心合意,似漆如胶,并不曾有半点儿差池,你为何今日有不瞅不睬之意?” |
冤沉海底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六卷:“我指望忍辱偷生,还图个报仇雪耻,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。我死也罢了,但是冤沉海底,安能瞑目!” |
凝脂点漆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面如凝脂,眼如点漆。” |
刨根究底 | 《收获》1981年第4期:“我从来不喜欢打听姑娘们的事,也懒得为此去刨根究底。” |
刨根问底 |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。” |
动如脱兔 | 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 |
势若脱兔 | 唐·陆龟蒙《杂讽》诗:“攻如饿鸱叫,势若脱兔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