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令承教
成语分析
基本解释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
出处战国 乐毅《报燕惠王书》:“臣自以为奉令承教,可以幸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例子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,变生不意,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。(章炳麟《致袁世凯电》)
基础信息
拼音fèng lìng chéng jiào
注音ㄈㄥˋ ㄌ一ㄥˋ ㄔㄥˊ ㄐ一ㄠˋ
感情奉令承教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行事。
英语obey commands and observe instruction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爱不释手(意思解释)
- 以柔克刚(意思解释)
- 步调一致(意思解释)
- 牵强附会(意思解释)
- 因小失大(意思解释)
- 拉拉扯扯(意思解释)
- 饮鸩止渴(意思解释)
- 破镜重圆(意思解释)
- 矢志不渝(意思解释)
- 无所不为(意思解释)
- 只争朝夕(意思解释)
- 克敌制胜(意思解释)
- 宾至如归(意思解释)
- 欢声雷动(意思解释)
- 与世长辞(意思解释)
- 安家落户(意思解释)
- 因循守旧(意思解释)
- 投机倒把(意思解释)
- 仗势欺人(意思解释)
- 大义灭亲(意思解释)
- 骄奢淫逸(意思解释)
- 面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光宗耀祖(意思解释)
- 谦谦君子(意思解释)
- 天府之国(意思解释)
- 人小鬼大(意思解释)
- 暴殄天物(意思解释)
- 品头论足(意思解释)
- 妻离子散(意思解释)
- 显山露水(意思解释)
※ 奉令承教的意思解释、奉令承教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力承当 | 独自负责。 |
一朝权入手,看取令行时 | 一朝:一旦。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,作威作福。 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一柱承天 | 见“一柱擎天”。 |
一脉相承 | 一脉:同一血脉;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。从同一血统、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。指某种思想、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。 |
三令五申 |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。令:命令。申:说明。 |
三教九流 |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三教:指儒教、佛教、道教;九流:指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。 |
三迁之教 | 汉 刘向《列女传》载: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,起初住在公墓附近,孟子就模仿哭丧;后迁居集市,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;孟母迁居学堂附近,孟子从此学习礼节,要求上学。后人用“孟母三迁”、“三迁之教”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。 |
下逐客令 |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,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。 |
不令而信 | 令:命令;信:信服。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。 |
不可教训 | 教训:教育,教诲。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。 |
不吝指教 | 吝:吝惜;舍不得。不要吝惜指示教导。也作“不吝赐教”。 |
不吝赐教 | 吝:吝惜;赐:赏予;教:教导,教诲。不吝惜指点教导。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|
不屑教诲 | 认为不值得教训。 |
不教之教 |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。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。 |
不教而杀 | 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 |
不教而诛 | 诛:杀或惩罚。事先不加教育;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。 |
九流三教 | 泛指宗教、学术中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 |
五申三令 | 三令五申。谓再三告诫。 |
从令如流 | 从令:服从命令;如流:好象流水向下,形容迅速。形容绝对服从命令。 |
令不虚行 |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令人切齿 | 令:使;切齿:牙齿相磨切,表示极其愤恨。使人非常愤恨。 |
令人发指 | 令:使得;发指:头发竖起来。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。也作“令人发竖。” |
令人吃惊 | 让人感到惊讶。 |
令人喷饭 |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。 |
令人寒心 | 让人失望而痛心。 |
令人捧腹 | 捧腹:捂着肚子。让人捂着肚子。形容笑得很厉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