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石程书的成语故事
拼音xuán dàn chéng shū
基本解释形容勤于政事。
出处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,不得休息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悬石程书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悬石程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介书生 |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勃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” |
一块石头落了地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次后忽然宝玉去了,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,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,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,而且是意外之想,彼此放心,再无别意了。” |
一块石头落地 | |
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 |
一石二鸟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。” |
万里鹏程 | 明 冯惟敏《桂枝香 春怨》曲:“拼着你万里鹏程,撇下俺一腔春恨。” |
三余读书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” |
下井投石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 |
不分玉石 | 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向非君侯来,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。” |
不刊之书 | 汉 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。” |
不可胜书 | 唐·权德舆《齐成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成天下重名硕望者,不可胜书。” |
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 |
世代书香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林家虽贫到没饭吃,也是世代书香人家,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,落的耻笑。” |
两脚书橱 | 《南史·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 |
中书君 | 宋·苏轼《自笑》:“多谢中书君,伴我此幽栖。” |
临危下石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下石之人。” |
临池学书 | 《晋书 卫恒传》:“弘农张伯英者,因而转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书而后练之。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。” |
丹书白马 | 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申以丹书之信,重以白马之盟。”颜师古注:“白马之盟,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。” |
丹书铁券 | 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丹书铁券,传于无穷。 |
丹书铁契 | 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又与功臣剖符作誓,丹书铁契,金匮石室,藏之宗庙。” |
久悬不决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9回:“及乎最近曹锟、吴佩孚加兵于东南,则久悬不决之金佛郎案即决定成立。” |
乡书难寄 | |
书不尽意 | 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祖鸿勋》:“与阳休之书曰:‘……已矣哉,书不尽意。’” |
书不尽言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 |
书不释手 | 《北史·牛弘传》:“[牛弘]性宽厚,笃志于学,虽职务繁杂,书不释手。” |
书剑飘零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小生书剑飘零,功名未遂,游于四方。” |
书同文,车同轨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。” |
书呆子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40回:“老夫素日常听人说,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,要变成‘书呆子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