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分五裂的成语故事
拼音sì fēn wǔ liè
基本解释形容不完整;不集中;不团结;不统一。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一》:“魏南与楚而不与齐,则齐攻其东;东与齐而不与赵,则赵攻其北;不合于韩,是韩攻其西;不亲于楚,则楚攻其南;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!”
暂未找到成语四分五裂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四分五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五一十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这妇人听了这话,也不回言,却踅过来,一五一十,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。” |
一分一厘 | 清·庾岭劳人《蜃楼志》第23回:“你若短了一分一厘,怕不全家处斩?” |
一分一毫 | 朱自清《给亡妇》:“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。” |
一分为二 | 宋·邵雍《皇极经世绪言》第七卷:“是故一分为二,二分为四。” |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 | |
一推六二五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7章:“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,办不到!” |
一目五行 | 《辽史·杨遵勖传》:“天下之事,丛于枢府,簿书填委。遵勖一目五行俱下,判决如流。” |
一谦四益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一谦而四益,此其所长也。” |
一身五心 |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一:“三人异趋,反复迷惑。一身五心,乱无所得。” |
一退六二五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陈家的老的、小的,只是个一退六二五,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,推得干干净净!” |
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| 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续集第八回:“她这两句话,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 |
七相五公 | 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 |
三三五五 | 唐·李白《采莲曲》:“岸上谁家游冶郎,三三五五映垂杨。” |
三三四四 | 汉·王延寿《梦赋》:“尔乃三三四四,相随踉■(足旁)而历僻。” |
三下五除二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偶然在家闲一刻,便见他姊妹两个‘三下五除二’的不离手,‘五亩七分半’的不离口。” |
三五成群 | 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:“三五成群,高谈嬉笑。” |
三亲四眷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。” |
三从四德 | 元 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一折:“不学些三从四德,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。” |
三令五申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鈇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 |
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,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。” |
三分像人,七分似鬼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我嫁得这等一个,也不枉了为人一世!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,三分像人,七分似鬼,我直恁地晦气!” |
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 |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》:“我嫁你!看牛骨自不中,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。” |
三分天下有其二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。” |
三分鼎立 | 《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》:“论土不出江汉,语地仅接褒斜,而谓握皇符,乘帝籍,三分鼎立,比踪王者。” |
三分鼎足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 |
三反四覆 | 清·蒋士铨《空谷香·杀舱》:“阿呀!这厮三反四覆,可恼,可恼。” |
三台五马 |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22首:“足下三台五马,宦马之后,丞宜百首同归,早践结邻之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