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短寿促命短寿促命的故事

短寿促命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uǎn shòu cù mìng

基本解释短命早死,要命。

出处叶圣陶《线下 外国旗》:“寿泉这家伙只会对我发脾气,只会说几句短寿促命的话,真个临到紧要关头,他连心窍都塞住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短寿促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短寿促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命之荣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二·滁阳王奉祀官》:“后人不叨一命之荣。滁阳之祭,亦仅有司岁终一举而已。”
一命呜呼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谁知这个女婿,去年七月感了时气,到了八月边,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。”
一命归西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不留神?好,噗哧一下儿,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!”
一命归阴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99回:“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,打着穆春腰肋,一命归阴。”
一命鸣呼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合同文字记》:“又过半年,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,头疼发热。正是:‘福无双至从来有,祸不单行自古闻。’害了六七日,一命呜呼,已归泉下。”
一文如命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二回:“此人有个毛病,啬细非常,一文如命。”
一钱如命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》:“其治家也,事事亲裁,不经奴婢,而一钱如命,恐人侵蚀,不利于己也。”
一长一短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,戏文好歹,酒席如何。”
一长两短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6回:“娘娘倘有一长两短,小尼岂肯独活。”
一长二短清 李渔《凰求凤 假病》:“若有一长二短,叫我怎生舍得。”
一长半短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回:“倘有一长半短,岂不于我的风水也有关碍?”
七长八短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左有顾大嫂,右有孙二娘,引一千余军马,都是七长八短汉,四山五岳人。”
万寿无疆《诗经 豳风 七月》:“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。”
三命而俯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。”
三节两寿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三节两寿,孝敬上司的钱,虽不敢任情减少,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。”
三长两短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
三长四短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3回:“若再有三长四短,叫为兄的回去,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?”
不复堪命《后汉书 庞参传》:“重之以大军,疲之以远戍……田畴不得垦辟,禾稼不得收入,搏手因穷,无望来秋。百姓力屈,不复堪命。”
不得命
不辱使命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寿昌大笑起来,掉头对着立群说:‘不辱使命!’”
与天地同寿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原·涉江》:“登昆仑兮食玉英,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同光。”
临危受命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临危授命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”
临危效命宋·欧阳修《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》:“徒因学古之勤,粗识事君之节,苟临危效命,尚当不顾以奋身,况为善无伤,何惮竭忠而报国。”
临危致命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张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为民请命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
乐天任命郑振铎《止水的下层》:“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,我们将如之何呢?”
乐天安命巴金《春》:“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,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