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骥共牢的成语故事
拼音niú jì gòng láo
基本解释骥:好马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。
出处《晋书 张载传》:“及其无事也,则牛骥共牢,利钝齐列,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,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牛骥共牢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牛骥共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牛九锁 |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:“一牛九锁,更相牵挛,案明如市,不得东西,请谳得报,日中被刑。” |
一牛吼地 | 《翻译名义集·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 |
一牛鸣 | 唐 王维《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》诗:“回看双凤阙,相去一牛鸣。” |
一牛鸣地 | 清·钱谦益《山庄八景诗·锦峰晴晓》序:“其旁有锦峰书院,去山庄一牛鸣地。” |
不共戴天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父之仇,弗与共戴天。” |
丙吉问牛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楚王轼怒蛙,以昆虫之敢死;丙吉问牛,恐阴阳之失时。” |
两虎共斗 | 西汉·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今两虎共斗,其势不俱生,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 |
久惯牢成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6回:“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。” |
九牛一毛 |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 |
九牛一毫 | 陈毅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 |
九牛二虎之力 | 元 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“兄弟,你不知他靴尖点地,有九牛二虎之力,休要放他小歇。” |
九牛拉不转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,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,一言抄百总,任是谁说,算是去定了。” |
买牛卖剑 | 元·朱庭玉《青杏子·归隐》:“归来好向林泉下,买牛卖剑,求田问舍,学圃耘瓜。” |
买牛息戈 | 明·何景明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太守下牛,买牛息戈。” |
争猫丢牛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0回:“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。” |
亡羊得牛 | 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亡羊而得牛,则莫不利失也。” |
亡羊补牢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 |
人中骐骥 | 《南史·徐勉传》:“此所谓人中骐骥,必能致千里。” |
人所共知 | 宋 朱熹《封建》:“百于古今之变,利害之实,人所共知而易见者,亦复乖戾如此。” |
人神共嫉 | 唐·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实由自邀功赏,造作兵端,人神共嫉,以致殃咎。” |
人神共愤 | 《旧唐书 于頔传》:“頔顷拥节旄,肆行暴虐,人神共愤,法令不容。” |
以羊易牛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。……曰:‘何可废也,以羊易之。’” |
休戚与共 | 明 瞿共美《天南逸史》:“臣与皇上患难相随,休戚与共,愿自不同于诸臣,一切大政自得与闻。” |
休牛归马 | 语出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书弗服。”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于是八荒无外,九服大同,四海为家,万里为宅。乃休牛散马,偃武修文。” |
休牛放马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今丧乱即平,休牛放马,烽燧灭影。” |
休牛散马 | 唐·魏徵寿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于是八荒无外,九服大同,四海为家,万里为宅。乃休牛散马,偃武修文。” |
众所共知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大学三》:“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,亦自七颠八倒了,更如何地谨独。” |
众目共睹 | 宋·何尚之《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》:“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,并即表身世,众目共睹,祈求之家,其事相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