謷牙诘屈的成语故事
拼音áo yá jié qū
基本解释同“诘屈聱牙”。謷,通“聱”。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。
出处语出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謷牙诘屈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謷牙诘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可究诘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回:“好好一座中国江山,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,闹的四分五裂,不可究诘,共和在那里?” |
不屈不挠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(挠)不诎(屈)。” |
不挠不屈 | 清 陈天华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》:“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,与外族战,与土番战,与寒暑战,卒能斩荆披棘。” |
临难不屈 | 《旧唐书·刘弘基传》:“高祖嘉其临难不屈,赐其家粟帛甚厚。” |
以屈求伸 |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 |
以牙还牙 | 《旧约全书 申命记》: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以手还手,以脚还脚。” |
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 | 《旧约全书 申命记》: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以手还手,以脚还脚。” |
伶牙俐嘴 | 明·朱权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你划地敢伶牙俐嘴,夸强说会,使不着你唬鬼瞒神。” |
伶牙俐齿 | 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,讲三干四,说人好歹,讦人暧昧,损人行止。” |
伶牙利齿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袭人本来老实,不是伶牙利齿的人,薛姨妈说一句,他应一句。” |
佶屈聱口 | 郭沫若《王阳明礼赞》:“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,只徒糜费时日。” |
佶屈聱牙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 |
俐齿伶牙 | 元 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,那般的俐齿伶牙。” |
冤天屈地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真是冤天屈地,要好成歉!吾好意为你寄信,你妻子自不曾到,今日这话,却不知祸从天上来!” |
切齿咬牙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6回:“徐晃睁眉怒目,许褚切齿咬牙,各有相斗之意。” |
利齿伶牙 | 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,那般的利齿伶牙。” |
利齿能牙 | 元 张寿卿《红梨花》第一折:“这妮子使着呵,早妆聋做哑。泼贱才,堪人骂,再休来利齿能牙。” |
力屈势穷 | 唐·吕温《凌烟阁勋臣赞·屈突蒋公通》:“亡家徇国,方寸不乱。力屈势穷,排空落翰。” |
力屈计穷 | 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吾今在厄,力屈计穷。” |
力屈道穷 | 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今力屈道穷,计无所出,唯当效死,以谢朝恩。” |
努牙突嘴 |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早努牙突嘴,拳椎脚踢,打的你哭啼啼。” |
势穷力屈 | 宋·司马光《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》:“俟其势穷力屈,然后可招抚也。” |
勾爪居牙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凤凰不下勾爪、居牙、戴角、出距之兽于是鸷矣。” |
北门南牙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纪中宗神龙元年》:“北门南牙,同心协力。” |
卑身屈体 | 参见“卑身贱体”。 |
卑躬屈膝 | 宋 魏了翁《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》:“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,虽谢安石之贤也,而犹不能免。” |
卑躬屈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7回:“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:‘职道才进来,因见大帅公事,所以不敢惊动。’” |
含冤受屈 | 艾芜《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》四:“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,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,只有随声应和,得以幸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