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劳筋苦骨劳筋苦骨的故事

劳筋苦骨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áo jīn kǔ gǔ

基本解释谓劳动繁重,使筋骨疲劳痛苦。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故工之用钝器也,劳筋苦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劳筋苦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劳筋苦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举手之劳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,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。”
一劳久逸语出汉·杨雄《谏勿许单于朝疏》:“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,不暂费者不永宁,是以忍百万之师,以摧饿虎之喙……而不悔也。”汉·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兹可谓一劳而久逸,暂费而永无宁者也。”
一劳永逸东汉 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兹可谓一劳而久逸。暂费而永无宁者也。”
一将功成万骨枯唐·曹松《已亥岁感事》诗: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。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
一将成功万骨枯洪楝园《后南柯·甲阵》:“一将成功万骨枯,手提髑髅血模糊。”
一聚枯骨《神仙传·老子》:“乃使甲张口向地,其太玄真符,立出于地,丹书文字如新,甲成一聚枯骨矣。”
万苦千辛元 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四折:“我受了些热血相喷,万苦千辛,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。”
上天不负苦心人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,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,文章自有定论。”
不劳而成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》:“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,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。”
不劳而获三国 魏 王肃《孔子家语 入官》:“所求于迩,故不劳而得也。”
不劳而食张东林《古城春色》第二部:“我们掌柜的说,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。”
不敢告劳《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》:“黾勉从事,不敢告劳。”
不知甘苦春秋 鲁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。”
不胜其苦唐 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,去其衣服,以马鞭鞭之数百,生不胜其苦而毙。”
不辞劳苦唐 牛肃《纪闻 吴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请不辞劳苦。”
东劳西燕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丰筋多力宋·无名氏《宣和书谱》:“三国之初,字学缺然不讲,繇于是为一家法,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,有云游雨骤之势。”
丰肌弱骨宋 范成大《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》:“丰肌弱骨自喜,醉晕妆光总宜。独立风前雨里,嫣然不要人持。”
丰肌秀骨宋 袁去华《山花子》词:“雾阁云窗别有天,丰肌秀骨净娟娟。独立含情羞不语,总妖研。”
主心骨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23章:“从面容上看,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。”
主忧臣劳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”
举手之劳唐 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 “如有力者,哀其穷而运转之,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。”
乐嗟苦咄《鹖冠子·博选》:“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,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。”
乞骸骨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充国乞骸骨,赐安车驷马。”
五劳七伤元 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二折:“糊突虫云:\'我会医五劳七伤。\'”
亲如骨肉江耀辉《红军鞋》:“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,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。”
亿辛万苦李大钊《大哀篇》:“民既托庇于其下,在理当负斯责,亿辛万苦,其又何辞。”
仙风道骨唐 李白《大鹏赋序》:“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,谓余有仙风道骨,可与神游八极之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