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活到老,学到老活到老,学到老的故事

活到老,学到老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uó dào lǎo,xué dào lǎo

基本解释指人一生虚心好学。

出处老舍《老舍短篇小说选·后记》:“人是要活到老,学到老的,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,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,要求进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活到老,学到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活到老,学到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家之学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汉·班固《典引》:“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。”
一家老小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当日接了书信,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,带从者百余人,车百余辆,径望兖州而来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七卷:“你若无事退回,我自养你一家老小,如要原钱还府,也是我出。”
一尘不到唐·唐彦谦《游清凉寺》诗:“一尘不到心源净,万有俱空眼界清。”
一年到头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,一年到头,没几时住在家里。”
一竹竿打到底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,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,不想半路相抛。”
一竿子捅到底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9章:“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,骂到了皇帝头上。”
七死八活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你哄着谁哩,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,却要怎么?”
七老八倒明·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第一出:“到得那七老八倒,腰驼背曲时候,富的也死,贫的也死。”
七老八十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。”
七老八小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五章:“起开,我又不七老八小的,搀着架着干什么?”
三朝元老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章帝纪》:“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,为国元老。”
三老五更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遂设三老五更,群老之席位焉。”《乐记》:“食三老五更于大学。”
三老四少
上当学乖《泾谚汇录》:“上当学乖,言吃亏处,即是长见识处也。”
下学上达《论语 宪问》:“子曰: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
不到乌江不尽头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,眼红喉急,分明似孙庞斗智,赌个你死我活,又如刘项争天下,不到乌江不尽头。”
不到乌江不肯休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世上死生皆为利,不到乌江不肯休。”
不到乌江心不死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我道:‘你不到乌江心不死,今已到了乌江,这心原也该死了。’”
不到长城非好汉吴茂盛《驻京办》第11章:“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,于我而言,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不媿下学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媿下学。”
不学无术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赞》:“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。”
不学无识宋 叶适《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》:“大理少卿朱斐对上,指大理寺为诏狱。公论‘斐不自知职业何事,不学无识’,竟罢斐。”
不学面墙《尚书·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
不愧下学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。”
不死不活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48卷:“唯是被囚不死不活,这地位如何处,直是难。”
不知死活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7回:“无才小辈,背反狂夫!上负朝廷之恩,下辱祖宗名目,不知死活!引军到来,有何理说?”
不知老之将至《论语 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