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的故事

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ìn sī jìn zhōng,tuì sī bǔ guò

基本解释在朝廷做官,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;辞官隐退时,就反省自己,以弥补过失。

出处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社稷之卫也,若之何杀之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口吸尽西江水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》:“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”
一坐尽倾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临邛令不敢尝食,自往迎相加。相如不得已,强往,一坐尽倾。”按,《汉书》本传颜师古注:“皆倾慕其风采也。”
一坐尽惊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”
一座尽倾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临邛令不敢尝食,自往迎相如。相如不得已,强住,一座尽倾。”
一座尽惊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少君及言与人大夫游猎处,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,一座尽惊。”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清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一网尽扫
一网打尽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四卷:“聊为相公一网打尽。”
一览而尽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江左地促,不如中国,若使阡陌条畅,则一览而尽,故纡余委曲,若不可测。”
一言难尽《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》:“张主管道:‘小夫人如何在这里?’夫人道:‘一言难尽’。”
一退六二五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陈家的老的、小的,只是个一退六二五,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,推得干干净净!”
一门心思孙华炳《重赏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,什么也不顾了,一门心思钻研起来。”
一饮而尽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鸨儿只道他敬客,却自家一饮而尽。”
七破八补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,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,形状十分瑟缩。”
三个臭皮匠,赛过诸葛亮
三思而后行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
三思而行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\'再,斯可矣。\'”
三过其门而不入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三过家门而不入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如众所周知的,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,三过家门而不入……”
不假思索宋 黄榦《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》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
不到乌江不尽头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,眼红喉急,分明似孙庞斗智,赌个你死我活,又如刘项争天下,不到乌江不尽头。”
不加思索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95回:“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,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,只见不加思索,援笔立就,呈上。”
不可思议《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》:“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。”慧远义记:“不思据心,不议就口,解脱真德,妙在情妄心言不及,是故名为不可思议。”
不好意思
不无小补宋 朱熹《朱子全集 尚书一》:“诸家虽或浅近,要亦不无小补,但在详择之耳。”
不曾序过
不栉进士唐 朱揆《谐噱录 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
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二回:“总而言之,一句话,现在的情形,我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