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聪明伶俐聪明伶俐的故事

聪明伶俐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ōng míng líng lì

基本解释伶俐:灵活。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;记忆力和理解力强。

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你是聪明伶俐的人,也须识些轻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聪明伶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聪明伶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了千明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清凉益禅师法嗣》:“百千诸佛方便一时,更有甚么疑情?所以古人道:‘一了千明,一迷万惑。’”
一晦一明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消息满虚,一晦一明,日改月化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一晦一明,孰知其端绪。”
下落不明马识途《清江壮歌》尾章:“我的女儿,从此下落不明。”
不明不暗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:“不明不暗,负屈衔冤。”
不明不白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(李生)常与这些轻薄少年,成群结队,驰马试剑,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,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。”
不明真相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关于新文字》:“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,来胡说八道,欺骗不明真相的人。”
丧明之痛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。”
主明臣直明·张居正《帝鉴图说》上篇:“妾闻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。”
二分明月唐 徐凝《忆扬州》诗: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明白元 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四折:“可不道仇人相见,分外明白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眼明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六十八回:“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,径到大寨。宋江看了大喜,仇人相见,分外眼明。”
仙露明珠唐 唐太宗《三藏圣教序》:“松风水月,未足比其清华;仙露明珠,讵能方其朗润?”
休明盛世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当休明之盛世,托菲薄之陋质。”
伶仃孤苦晋 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伶仃孤苦,至于成立。”
伶伶仃仃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宋江怕他不死,再复一刀,那颗头,伶伶仃仃,落在枕头上。”
伶俐乖巧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》:“却说蒋兴歌跟随父亲做客,走了几遍,学得伶俐乖巧,生意行中,百般都会。”
伶牙俐嘴明·朱权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你划地敢伶牙俐嘴,夸强说会,使不着你唬鬼瞒神。”
伶牙俐齿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,讲三干四,说人好歹,讦人暧昧,损人行止。”
伶牙利齿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袭人本来老实,不是伶牙利齿的人,薛姨妈说一句,他应一句。”
俐齿伶牙元 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,那般的俐齿伶牙。”
偶烛施明汉 王符《潜夫论》:“尧舜之德,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,前烛照之,后烛益明,非前烛昧,后烛彰也,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。”
先见之明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彪传》:“后子修为曹操所杀,操见彪问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对曰:‘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’”
光明大道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9章:“我们已加入革命阵线,走上光明大道,何至于再入岔路,钻回黑暗中吗?”
光明正大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易九》第73卷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光明洞彻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仙药》:“赤者如珊瑚,白者如截肪,黑者如泽漆,青者如翠羽,黄者如紫金,而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。”
光明灿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1卷:“灼然一切处,光明灿烂去。”
光明磊落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4卷:“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,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。”
公明正大清·陈确《翠薄山房帖》:“若一本于公明正大之心,则岂直如此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