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墙脚的成语故事
拼音wā qiáng jiǎo
基本解释比喻拆台。
出处毛泽东《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》:“彼此不挖墙脚,彼此不在对方军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挖墙脚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挖墙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手一脚 | 郭沫若《棠棣之华》第五幕:“我们的父亲死得很早,是我们的母亲把我们姐弟两人一手一脚抚养成人。” |
一步一个脚印 | 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只有正正堂堂,一步一个脚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。” |
一脚不移 | |
七手八脚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20卷:“上尚七手八脚,三头两面,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,苦乐逆顺,打成一片。” |
七脚八手 | 李昌《回忆民先队》:“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,收拾东西,警察已到院内。” |
七首八脚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,这时着了急,七首八脚的乱跑,眼睛又不看着前面,跑了一箭多路,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。” |
三拳两脚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三拳两脚,和大虫敌斗,把大虫登时打死了。” |
三拳二脚 | |
三步两脚 | 周立波《民兵》:“她靸着鞋子,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。” |
三脚两步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回:“太太三脚两步,走进房间。表老爷周大权,押着行李也就来了。还有跟来的丫头,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,又找盆打洗脸水。” |
三脚猫 | 元·张鸣善《水仙子·讥时》:“五眼鸡岐山鸣凤,两头蛇南阳卧龙,三脚猫渭水飞熊。” |
不学面墙 | 《尚书·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 |
不步人脚 | 明 李贽《又与从吾》:“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,虽千古未见其比,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,下笔不作寻常语,不步人脚故耳。” |
东向而望,不见西墙 | 《吕氏春秋 去尤》:“东面望者,不见西墙;南乡视者,不睹北方:意有所在也。” |
东墙处子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,则得妻;不搂则不得妻;则将搂之乎?” |
两脚书橱 | 《南史·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 |
两脚居间 | |
两脚野狐 | 《旧唐书·杨再思传》:“左补阙戴令言作《两脚野狐赋》以讥讽之,再思闻之怒。” |
丰墙峭址 | |
丰墙峭阯 | |
丰墙硗下 | |
临时抱佛脚 | 唐 孟郊《读经》诗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黄经。” |
乳间股脚 |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奎蹄曲隈,乳间股脚,自以为安室利处。” |
事在萧墙 | 语出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 |
兄弟阋于墙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 |
兄弟阋墙 | 《诗经 小雅 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0回:“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。蜗角纷争,惟利是务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