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俱全的成语故事
拼音wǔ wèi jù quán
基本解释五味:酸甜苦辣咸的合称。形容调味齐全适宜。
出处《礼记 礼运》:“五味六和,十二食,还相为质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五味俱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五味俱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举两全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郭淮传》:“兵不远西,而胡交自离,此一举两全之策也。” |
一五一十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这妇人听了这话,也不回言,却踅过来,一五一十,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。” |
一应俱全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案子上调和作料,一应俱全。” |
一推六二五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7章:“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,办不到!” |
一目五行 | 《辽史·杨遵勖传》:“天下之事,丛于枢府,簿书填委。遵勖一目五行俱下,判决如流。” |
一身五心 |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一:“三人异趋,反复迷惑。一身五心,乱无所得。” |
一退六二五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陈家的老的、小的,只是个一退六二五,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,推得干干净净!” |
七相五公 | 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 |
七行俱下 | 《南史·宋孝武帝纪》:“少机颖,神明爽发,读书七行俱下,才藻美甚。” |
万事俱休 | 元·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二折:“昨日春今日秋,过中年万事俱休,空枉了堆金北斗。” |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欲破曹公,宜用火攻;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 |
万全之策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》:“故为将军计者,不若举州以附曹公,曹公必将重德将军;长享福祚,垂之后嗣,此万全之策也。” |
万全之计 | 《三国志 蜀志 庞统传》“亲待亚于诸葛亮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此诚出于险涂,非万全之计也。” |
万念俱寂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脑子同时开着小差,胡思乱想,甚至万念俱寂,视一切于无睹。” |
万念俱灰 | 清 南亭亭长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三回:“官场上的人情,最是势利不过的。大家见抚台不理,谁还来理我呢,想到这里,万念俱灰。” |
万籁俱寂 | 唐 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” |
万籁俱静 |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三卷:“漏二下,行踪已绝,万籁俱静。” |
万赖俱寂 | 唐朝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唯闻钟磬音。” |
三三五五 | 唐·李白《采莲曲》:“岸上谁家游冶郎,三三五五映垂杨。” |
三下五除二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偶然在家闲一刻,便见他姊妹两个‘三下五除二’的不离手,‘五亩七分半’的不离口。” |
三五成群 | 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:“三五成群,高谈嬉笑。” |
三令五申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鈇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 |
三台五马 |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22首:“足下三台五马,宦马之后,丞宜百首同归,早践结邻之约。” |
三回五次 | 元·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一折:“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,是何道理?” |
三坟五典 | 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是能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” |
三尸五鬼 | |
三山五岳 | 清 曹寅《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》:“三山五岳渺何许?云烟汗漫空竛竮。” |
三差五错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2回:“要有什么三差五错,那事情就难说了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