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犀舟径楫犀舟径楫的故事

犀舟径楫的成语故事


拼音xī zhōu jìng jí

基本解释犀:坚固;楫:船桨。坚固的船,坚硬的桨。

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虽有犀舟径楫,犹人涉卬否,有须是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犀舟径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犀舟径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叶扁舟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驾一叶扁舟,举匏樽以相属。”
一点灵犀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中河失舟,一壶千金《遏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,贵贱无常,时使物然。”
中流击楫《晋书 祖逖传》:“中流击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!’”
中流失舟,一壶千金《鹖冠子 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,贵贱无常,时物使然。”
借水行舟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6回:“我家老爷是个清官,并无许多银两,又说小人借水行舟,希图这三百两银子,将我打了二十板子。”
击楫中流明 韩守益《苏武慢 江亭远眺》:“击楫中流,投鞭思济,多少昔时豪杰。”
别开蹊径赵诚《中国古代韵书》第六章第一节:“惟其如此,他才更能重视实际,不为传统所因囿;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,突破旧韵书的束缚,别开蹊径,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《中原音韵》。”
刻舟求剑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另辟蹊径叶圣陶《倪焕之》:“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,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。”
同舟共命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二回:“占光又催着道:‘我们此刻,统共一十四个人,真正同舟共命,务求大家想个法子,脱了干系才好。’”
同舟共济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同舟敌国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”
同舟而济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同舟遇风宋·苏轼《钟子翼哀辞》引:“同舟遇风,胡越可使为左右手,况吾民乎!”
吞舟之鱼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吞舟是漏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:“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。”
吞舟漏网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秦始皇》:“宽斯严,简斯定,吞舟漏网,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?”
吴越同舟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,如左右手。”
大有径庭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
大相径庭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?”
孤舟独桨京剧《红色娘子军》第四场:“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,个人勇敢、孤舟独桨、匹马单枪?”
宰相肚里行舟船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常言道:‘将军额上跑下马,宰相肚里行舟船。’你这样气量窄,将来如何独当一面,肩挑五岳,胸罗百川,统帅百万大军!”
小隙沉舟《关尹子 九药》:“勿轻小事,小隙沉舟;勿轻小物,小虫毒身。”
径一周三《周髀算经》上卷:“勾股圆方图。”汉 赵爽注:“圆径一而周三。”
径情直行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
径情直遂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
径行直遂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