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粗粗笨笨粗粗笨笨的故事

粗粗笨笨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ū cū bèn bèn

基本解释指物体笨重或人不灵巧。

出处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9章:“登云虽然表面上看来粗粗笨笨,但这人有心计,办事能下手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粗粗笨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粗粗笨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乱头粗服明 王彦泓《个人》诗:“双脸断红初却坐,乱头粗服总倾城。”
五大三粗梁斌《播火记》:“猛回头,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,仔细一看是大贵。”
五短三粗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三回:“姓陈名叫大勇,年有三十五六岁,生的五短三粗,相貌魁伟。”
去粗取精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。”
心浮气粗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:“我们年青人,心浮气粗是有的,可是没有成见。”
心粗气浮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0回:“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,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。”
心粗胆壮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55回:“这会有银子在手里,更是心粗胆壮。”
心粗胆大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四折:“这厮便倚强凌弱,心粗胆大,怎敢来俺庄上。不由的忿气夯胸膛。”
恶衣粗食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》:“崇为尚书令,仪同三司,亦富倾天下,僮仆千人,而性多俭吝,恶衣粗食,食常无肉。”
才短气粗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3回:“禄山才短气粗,当此大镇,深不能胜任。”
执粗井灶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诺皋中》:“女笑曰:‘身既无托,愿执粗井灶。’王申即日赁衣贳礼为新妇。”
拙口笨腮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》卷三:“咬文嚼字,秀才当行;拙口笨腮,农人本色。”
拙嘴笨腮刘厚明《常河叔叔》:“不行,不行,我拙嘴笨腮的。”
拙嘴笨舌清 随缘下士《林兰香》:“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,只是嘴拙舌钝,不敢轻易开口。”
拿粗夹细
拿粗挟细元 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一折:“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,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。”
挟细拿粗元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倚仗着恶党凶徒,害良民肆生淫欲,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,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。”
气壮胆粗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,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,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。”
气粗胆壮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九首:“然枚独气粗胆壮,而奋然治具者,恰别有说焉。”
浊醪粗饭唐·杜甫《清明二首》诗:“钟鼎山林各天性,浊醪粗饭任吾年。”
笨口拙舌秦兆阳《在田野上前进》第一章:“部队作风,说话又尖又硬,丝毫不留情面,又满有一套理论,笨口拙舌的大老粗。”
笨嘴拙腮熊尚志《藕和花的故事》:“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,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。”
笨嘴拙舌杨朔《石油城》:“刘公之低着头,用大手搓着大腿,挺为难地说:‘我这个人,笨嘴拙舌的,谈什么呢?’”
笨嘴笨腮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好的,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,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。”
笨嘴笨舌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,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。”
笨头笨脑朱自清《扬州的夏日》:“一览而尽,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。”
笨手笨脚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24回:“才是笨手笨脚,无啥人来搭耐装烟。”
笨鸟先飞元 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二哥,你得了官也。我和你有个比喻: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(笨)鸟先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