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川泽纳污川泽纳污的故事

川泽纳污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huān zé nà wū

基本解释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。比喻人有涵养,能包容所有的善恶、毁誉。

出处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川泽纳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川泽纳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马平川宋 苏轼《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》:“势若骏马奔平川。”
三江七泽唐·李白《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》:“洞庭潇湘意渺绵,三江七泽情洄沿。”
临川羡鱼汉 扬雄《河东赋》:“雄以为临川羡鱼,不如归而结网。”
以泽量尸清·顾炎武《羌胡引》:“四入郊圻躏齐鲁,破邑屠城不可数,刳腹绝肠,折颈折颐,以泽量尸。”
众川赴海《隋书·音乐志中》:“天覆地载,成以四时。惟皇是则,比大于兹。群星拱极,众川赴海。万宇骏奔,一朝咸在。”
兵不污刃唐·韩愈《论捕贼行赏表》:“威德所加,兵不污刃,收魏博等六州。”
养贤纳士明·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一折:“养贤纳士,修德治民。”
出污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。
出纳之吝《论语·尧白》:“子曰:‘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内之吝谓之有司。’”
凿楹纳书《晏子春秋·杂下三十》:“晏子病,将死,凿楹纳书焉。谓其妻曰:‘楹语也,子壮而示之。’”
半筹不纳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折:“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,那西施半筹也不纳,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。”
去故纳新南朝·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以迎新年,相聚酣饮,留宿岁饭,至新年十二日,则弃之街衢,以为去故纳新也。”
口壅若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
同尘合污明·李贽《藏书·大臣传·狄仁杰》:“同尘合污,与世委蛇。”
同流合污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
同袍同泽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,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。”
名山大川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名山胜川《晋书 孙统传》:“居职不留心碎务,纵意游肆,名山胜川,靡不穷究。”
吐故纳新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翟峬传》:“故孔子曰:‘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。’谕君之权柄外假,则毕竟取以为己利,犹出于泽中,谁能不含。”
含垢忍污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牛马落交,却又因亲近牛马,得罪了三爷,岂不大失算吗?”
含垢纳污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
含污忍垢《明史·周经传》:“若令含污忍垢,即死填沟壑,目且不瞑。”
启宠纳侮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元年》:“启宠纳侮,其此之谓也。”
喷血自污明·张居正《答操江胡玉吾》:“窥窃虚名,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,所谓喷血以自污,求名而不得,可恶也,亦可哀也。”
奸官污吏清·林觉民《绝笔书》:“天灾可以死,盗贼可以死,瓜分之日可以死,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。”
尊主泽民宋·苏轼《与李公择书》之十一:“虽怀坎壈于时,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,便忘躯为之,祸福得丧,付与造物。”
尺泽之鲵战国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尺泽之鲵,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