蠖屈蜗潜的成语故事
拼音huò qū wō qián
基本解释蠖:尺蠖;蜗:蜗牛。形容房屋极为低矮和窄小。
出处清·陆硎《低低屋》:“不如且入低低屋,团蒲枕瓦方床竹,蠖屈蜗潜聊自足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蠖屈蜗潜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蠖屈蜗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屈不挠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(挠)不诎(屈)。” |
不挠不屈 | 清 陈天华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》:“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,与外族战,与土番战,与寒暑战,卒能斩荆披棘。” |
临难不屈 | 《旧唐书·刘弘基传》:“高祖嘉其临难不屈,赐其家粟帛甚厚。” |
以屈求伸 |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 |
佶屈聱口 | 郭沫若《王阳明礼赞》:“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,只徒糜费时日。” |
佶屈聱牙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 |
冤天屈地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八卷:“真是冤天屈地,要好成歉!吾好意为你寄信,你妻子自不曾到,今日这话,却不知祸从天上来!” |
力屈势穷 | 唐·吕温《凌烟阁勋臣赞·屈突蒋公通》:“亡家徇国,方寸不乱。力屈势穷,排空落翰。” |
力屈计穷 | 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吾今在厄,力屈计穷。” |
力屈道穷 | 《周书·王思政传》:“今力屈道穷,计无所出,唯当效死,以谢朝恩。” |
势穷力屈 | 宋·司马光《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》:“俟其势穷力屈,然后可招抚也。” |
匿迹潜形 | 元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一折:“我只是吞声忍气,匿迹潜形。” |
卑身屈体 | 参见“卑身贱体”。 |
卑躬屈膝 | 宋 魏了翁《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》:“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,虽谢安石之贤也,而犹不能免。” |
卑躬屈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7回:“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:‘职道才进来,因见大帅公事,所以不敢惊动。’” |
发潜阐幽 | 清·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述异·桃花夫人示梦》:“此翰苑笔也,聊赠一枝,以报发潜阐幽之厚意。” |
含冤受屈 | 艾芜《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》四:“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,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,只有随声应和,得以幸存。” |
含冤负屈 | 元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:“俺哥哥含冤负屈有谁知。” |
含屈而死 | |
喊冤叫屈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金桂将桌椅杯盏尽行打翻,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,哪里理会他?” |
坚强不屈 |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 |
坚贞不屈 | 唐 韦应物《江州集 睢阳感怀》诗:“甘从锋刃毙,莫夺坚贞志。” |
大直若屈 | 《后汉书荀淑传论》:“及后潜图董氏,几振国命,所谓‘大直若屈,道固逶迤’也。” |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 |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45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 |
委委屈屈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20回:“那日已是迎娶吉期,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,委委屈屈的上轿而去,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。” |
威武不屈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 |
威武不能屈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 |
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 | 鲁迅《记苏联版画展览会》:“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,确有许多‘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’的必说真话的人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