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刖趾适履刖趾适履的故事

刖趾适履的成语故事


拼音yuè zhǐ shì lǚ

基本解释鞋小脚大,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实际,勉强迁就,生搬硬套。

出处三国 魏 鱼豢《魏略》:“刖趾适履,刻肌伤骨,反更称说,自以为能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刖趾适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刖趾适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三千珠履西汉·司马迁《春申君列传》:“春申君客三千余人,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,赵使大惭。”
不衫不履前蜀 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”
不适时宜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九节:“‘拚消耗’的主张,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。”
临危履冰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0卷:“故圣人当言而惧,发言而忧,常如临危履冰,以大居小,以富居贫。”
临深履冰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
临深履尾晋·鲍敬言《元君论》:“王者临深履尾,不足喻危。假寐待旦,日昃旰食,将何为惧祸及也。”
临深履薄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主一无适《二程·粹言》卷上:“或问敬子曰:‘主一之谓敬。何谓一?’子曰:‘无适之谓一。’”《论语·学而》“敬事而信”宋·朱熹集注:“敬者主一无适之谓。”
以冠补履《汉书·贾谊论》:“履虽鲜不如于枕,冠虽敝不以苴履。”
优游自适宋·吴处厚《青箱杂记》第十卷:“城南有别墅,每良辰美景,以小车载酒,优游自适。”
会逢其适隋 王通《文中子 周公》:“子谓仲长子光曰:\'山林可居乎?\'曰:\'会逢其适也,焉知其可?\'”
像心适意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[畔房小姐]自恃是太师爷的女儿,凡事像心适意,敢作敢为。”
冠上履下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冠虽敝,必加于首;履虽新,必关于足。何者,上下之分也。”
冠履倒施明·李贽《<忠义水浒传>序》:“盖自宋室不竞,冠履倒施,大贤处下,不肖处上。”
冠履倒易《东观汉记 杨赐传》:“亡损沟壑,不见逮及,冠履倒易,陵谷代处。”
冠履倒置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驭矣。至石晋尤甚,几有冠履倒置之势。”
冠袍带履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8回:“一个捧着文房四宝,一个捧着冠袍带履。”
分香卖履晋 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序:“余香可分与诸夫人。诸舍中无为,学作履组卖也。”
刖足适屦
刖趾适屦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刖趾适屦,刻肌伤骨,反更称说,自以为能。”
刻足适屦宋·陆游《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》:“昔人亦有言,刻足以适屦。”
削足适履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林训》:“骨肉相爱,谗贼间之,而父子相危。夫所以养而害所养,譬犹削足而适履,杀头而便冠。”
削趾适屦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董如彪》:“姊妹作奇想,便强人削趾适屦。”
剑及履及《新华日报》1943.1.31:“社会上各界领袖,能以身作则,剑及履及的来做,则移风易俗,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。”
剑履上殿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。”
北辕适楚汉 荀悦《申鉴 杂言下》:“先民有言:适楚而北辕者,曰:‘吾马良,用多,御善。’此三者益侈,其去楚亦远矣。”
北辕适粤明 刘基《顺斋箴为夏仲珍作》:“北辕适粤,徒劳何为?”
卖履分香汉·曹操《遗令》:“余香可分与诸夫人,不命祭。诸舍中无所为,可学作组履卖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