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口说空话的成语故事
拼音kōng kǒu shuō kōng huà
基本解释形容光说不做事,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。
出处孙中山《说知难行易》:“你们广西有几百万人,不是几个人能够教得成的,也不是空口说空话可以算得事的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空口说空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空口说空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口一声 |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:“西门庆那里肯,一口一声只叫‘姑娘请受礼。’” |
一口三舌 |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:“一口三舌,相妨无益。” |
一口不能著两匙 | 宋·范成大《丙午新正书怀》诗:“口不两匙休足榖,身能几屐莫言钱。”自注:吴谚云:“一口不能著两匙。” |
一口两匙 | 宋·范成大《丙午新正书怀》诗:“口不两匙休足谷,身能几屐莫言钱。” |
一口同声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:“因天时尚早,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,竟是一口同声说好。” |
一口同音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,大家就一口同音说,以义气为重。” |
一口吸尽西江水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》:“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” |
一口咬定 | 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十回:“先把住持僧慧修,严行审讯,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,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。” |
一场空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0回:“枉费心机空费力,雪消春水一场空。” |
一家之说 | 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;考历代所行,则成败异效。” |
一扫而空 | 宋 苏轼《题王逸少帖》诗:“出林飞鸟一扫空。” |
一空依傍 | 王国维《宋元戏曲考》第十二章:“关汉卿一空依傍,自铸伟词,而其言曲尽人情,字字本色,故当为元人第一。” |
一纸空文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,说是筹了款项,只能办理本省之事;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。” |
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 | 宋·欧阳修《笔说·驷不及舌说》:“俗云: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。《论语》所谓‘驷不及舌’也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| 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续集第八回:“她这两句话,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 |
一钱不落虚空地 |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,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,将来自有作用。” |
一隅之说 | 《后汉书·王充等传论》:“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,然多谬通方之训,好申一隅之说。”李贤注:“一隅谓一方偏见也。” |
七口八嘴 | 鲁迅《坟·我之节烈观》:“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,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,只是七口八嘴,议论他死了没有,受污没有,死了如何好,活着如何不好。” |
万人空巷 | 宋 苏轼《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》诗:“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” |
万口一词 | 范文澜、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现在万口一词,愿立永康王,不可更改。” |
万口一谈 | 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今内而百官,外而军民,万口一谈,皆欲食伦之肉。” |
万口一辞 | 唐 孙樵《武皇遗剑录》:“群疑胶牢,万口一辞。” |
三句话不离本行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四回:“每到一处,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,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。” |
三缄其口 | 汉 刘向《说苍 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侧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 |
不刊之说 | 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 议论》:“故中兴难于创业,是谓不刊之说”。 |
不务空名 | 毛泽东《<中国工人>发刊词》:“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们应该有知识,有能力,不务空名,会干实事。” |
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七回:“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,那是要坏名气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