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老黄牛老黄牛的故事

老黄牛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ǎo huáng niú

基本解释比喻老老实实、勤勤恳恳工作的人。

出处吴强《红日》第一章:“这个‘老黄牛’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老黄牛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老黄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家老小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当日接了书信,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,带从者百余人,车百余辆,径望兖州而来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七卷:“你若无事退回,我自养你一家老小,如要原钱还府,也是我出。”
一抔黄土司马迁《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一枕黄梁宋 李曾伯《送乔宾王》:“一枕黄梁,满头白发,屈指旧游能几人。”
一枕黄粱唐·沉既济《枕中记》载,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,历尽富贵荣华,一觉醒来,主人黄粱尚未熟。
一牛九锁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:“一牛九锁,更相牵挛,案明如市,不得东西,请谳得报,日中被刑。”
一牛吼地《翻译名义集·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
一牛鸣唐 王维《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》诗:“回看双凤阙,相去一牛鸣。”
一牛鸣地清·钱谦益《山庄八景诗·锦峰晴晓》序:“其旁有锦峰书院,去山庄一牛鸣地。”
七老八倒明·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第一出:“到得那七老八倒,腰驼背曲时候,富的也死,贫的也死。”
七老八十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。”
七老八小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五章:“起开,我又不七老八小的,搀着架着干什么?”
七青八黄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,又没甚七青八黄。”
三朝元老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章帝纪》:“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,为国元老。”
三老五更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遂设三老五更,群老之席位焉。”《乐记》:“食三老五更于大学。”
三老四少
不到黄河心不死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不知老之将至《论语 述而》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
丙吉问牛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楚王轼怒蛙,以昆虫之敢死;丙吉问牛,恐阴阳之失时。”
东门黄犬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
丹黄甲乙清·钱谦益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》:“句读之有析,文理之不通,而俨然丹黄甲乙,衡加于经传,不已傎乎!”
久惯老诚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2回:“个个人古怪精灵,个个人久惯老诚。”
九牛一毛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九牛一毫陈毅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
九牛二虎之力元 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“兄弟,你不知他靴尖点地,有九牛二虎之力,休要放他小歇。”
九牛拉不转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,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,一言抄百总,任是谁说,算是去定了。”
买牛卖剑元·朱庭玉《青杏子·归隐》:“归来好向林泉下,买牛卖剑,求田问舍,学圃耘瓜。”
买牛息戈明·何景明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太守下牛,买牛息戈。”
争猫丢牛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0回:“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