允恭克让的成语故事
拼音yǔn gōng kè ràng
基本解释允:诚信;克:能够;让:谦让。既诚敬又谦让。
出处《尚书·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允恭克让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允恭克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物克一物 | 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:“然而赵守翁竟无奈她何,此谓人生万物,一物克一物。” |
以柔克刚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将苑》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” |
你推我让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卷:“他三个兀自你推我让。” |
你谦我让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7回:“这是一件正经大事,大家鼓舞起来,别你谦我让的。” |
允执其中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尧曰》:“咨尔舜,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” |
允执厥中 | 《书·大禹谟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 |
允文允武 | 《诗经 鲁颂 泮水》:“允文允武,昭假烈祖。” |
允理惬情 | 《南史·顾凯之传》:“常谓中都之制,允理惬情。” |
兄友弟恭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使布立教于四方,父义母慈,兄友弟恭,子孝,内平外成。” |
克丁克卯 | 刘心武《醒来吧!弟弟》:“当个铁面无私,克丁克卯的检查员。” |
克伐怨欲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宽问》:“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为仁矣。” |
克传弓冶 | 《旧唐书·赵道兴传》:“卿今克传弓冶,可谓不坠家声。” |
克俭克勤 | 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 |
克勤克俭 | 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 |
克嗣良裘 | 唐·向延之《兰亭始末记》:“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,俗号永禅师。禅师克嗣良裘,精勤此业。” |
克尽厥职 |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一回:“又蒙圣恩,命俺叨袭父职,敢不克尽厥职。” |
克己复礼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” |
克己奉公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。” |
克己慎行 | 唐·韩愈《送齐皞下第序》:“故上之人行志择谊,坦乎其无忧于下也;下之人克己慎行,确乎其无惑于上也。” |
克敌制胜 | 孙武《孙子 虚实》:“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。” |
克爱克威 | 《书·胤征》:“威克厥爱,允济;爱克厥威,允罔功。” |
克绍箕裘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 |
克肩一心 | 语出《书 盘庚下》:“式敷民德,永肩一心。”孔传:“用布示民必以德义,长任一心以事君。” |
克逮克容 |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三卷:“即邑姜虽贤,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,克逮克容。” |
八攻八克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一卷:“北敌势方强,娄师德八遇八克;南蛮心未服,诸葛亮七纵七擒。” |
刑仁讲让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著有过,刑仁讲让,示民有常。” |
刚克柔克 | 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三德: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。” |
刚克消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