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满腔悲愤满腔悲愤的故事

满腔悲愤的成语故事


拼音mǎn qiāng bēi fèn

基本解释满腔:充满心中。心中充满悲痛愤怒。

出处穆青《为了周总理的嘱托》:“吴吉昌满腔悲愤,他在家里对老伴激动地说:‘我相信总有一日,会重见青天……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满腔悲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满腔悲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人向隅,满坐不乐汉 刘向《说苑 贵德》:“故圣人之于天下也,譬犹一堂之上也。今有满堂饮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
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
一悲一喜《平妖传》二回:“表公单单一身,不胜凄惨,且喜有了性命,又得了两件至宝,正所谓一悲一喜。”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
一腔热血明·吾丘瑞《运甓记·问卜决疑》:“胡骑猖狂,中原无主,一腔热血,无以自效。”
七满八平清·赵翼《锦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》诗:“刺瑞刻猴地几多,七满八平何处可施巧?”
三平二满宋 黄庭坚《四休居士诗序》:“粗茶淡饭饱即休,被破遮寒暖即休;三平二满过即休,不贪不妒老即休。”
不愤不启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
不自满假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,不自满假,惟汝贤。”
丰丰满满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29章:“黑眉花眼,一口白牙,身体发育得丰丰满满,正是庄稼人所梦想的那种女人。”
义愤填胸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[十三妹]把白脸儿狼、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,登时义愤填胸。”
义愤填膺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置酒欲饮,悲来填膺。”
乐尽悲来唐·陈鸿《长恨歌传》:“自南宫迁于西内,时移事去,乐尽悲来。”
乐极则悲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酒极则乱,乐极则悲,万事尽然,言不可极,极之而衰。”
乐极悲来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八十三:“夫有死必有生,有生必形亏。亏盈盛衰,物之常理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。乐极悲来,物盛则衰。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。”
乐极悲生《史记 滑稽列传》:“酒极则乱,乐极则悲,万事尽然,言不可极,极之而衰。《淮南子 道应训》:“夫物盛而衰,乐极则悲。”
乐极生悲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道应训》:“夫物盛而衰,乐极则悲。”
二满三平宋·陈亮《三部乐·七月送丘宗卿使虏》词:“小屈穹庐,胆二满三平,共劳均佚。”
云悲海思《梁书·豫章王综传》:“窥明镜,罢容色,云悲海思徒揜抑。”
人满为患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二章一:“客栈小,已经人满为患。”
人神共愤《旧唐书 于頔传》:“頔顷拥节旄,肆行暴虐,人神共愤,法令不容。”
令人满意邓小平《太行区的经济建设》:“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。”
假慈悲毛泽东《论鲁迅》:“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。”
兔死狐悲元 汪元亨《折桂令 归隐》曲:“鄙高位羊质虎皮,见非辜兔死狐悲。”
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获曰:‘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’。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
兴尽悲来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天高地迥,识宇宙之无穷,兴尽悲来,知盈虚之有数。”
兵革满道汉·王充《论衡·寒温》:“六国亡时,秦汉之际,诸侯相伐,兵革满道。”
击筑悲歌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