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安详恭敬安详恭敬的故事

安详恭敬的成语故事


拼音ān xiáng gōng jìng

基本解释安静、细心、谦恭、敬重,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。

出处宋 朱熹《小说 嘉言》:“教育小儿,先要安详恭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安详恭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安详恭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枕槐安元 范康《竹叶舟》第二折:“分明是一枕槐安,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。”
一路平安明 范受益《寻亲记》:“大王爷,保佑弟子一路平安,脚轻手健。”
上下相安《晋书·束皙传》:“主无骄肆之怒,臣无嫠缨之请,上下相安,率礼从道。”
下寨安营
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《周书·李远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。’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”
不厌其详宋 朱熹《答刘公度》:“讲学不厌其详,凡天下事物之理,方册圣贤之言,皆须子细反复究竟。”
不厌求详茅盾《蚀·追求》:“徐子材不厌求详地询问史循自杀的感觉,几次把龙飞的已经到了嘴唇边的话打了回去。”
不安于位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六年》:“不安其位,宜不能久。”
不安于室《诗经 邺风 凯风序》: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”郑玄注:“不安其室,欲去嫁也。”
不安其室《诗经·邺风·凯风·序》: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”
不安本分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,竟一味的随心所欲。”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:“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不知其详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4回:“施御史家的事,我也略闻,不知其详。”
为万安计
主敬存诚语本《易·乾》:“闲邪存其诚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宾客主敬,祭祀主敬。”
久安长治东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建久安之势,成长治之业。”
乐业安居元·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见如今四海无虞,八方黎庶皆丰富,乐业安居。”
乐天安命巴金《春》:“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,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。”
乐退安贫唐·司空图《漫书》诗:“乐退安贫知是分,成家报国亦何惭。”
乐道安命南朝·宋·鲍照《园葵赋》:“荡然任心,乐道安命。”
乐道安贫《晋书·儒林传论》:“……文博之漱流枕石,铲迹销声;宣子方乐道安贫,弘风阐教:斯并通儒之高尚也。”
习故安常陈炽《〈盛世危言〉序》:“中国乃闭关绝市而不能,习故安常而不可。”
买静求安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,这乡村敛钱备饭,买静求安。”
于安思危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臣闻之《春秋》,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。”
人不自安《魏书 慕容盛传》:“于是上下震局,人不自安,虽忠诚亲戚,亦佥怀离贰。”
令人起敬宋·朱熹《跋赵中丞行实》:“赵公之孝谨醇笃,虽古人犹难之,三复其书,令人起敬。”
以危为安,以乱为治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夫以天子之位,乘今之时,因天之助,尚惮以危为安,以乱为治。”
众心不安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五行志》:“京房《易传》曰:‘众心不安,君政厥妖,豕入居室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