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祸福有命祸福有命的故事

祸福有命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uò fú yǒu mìng

基本解释旧时迷信认为,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,都是命中注定的。

出处宋·陆游《谢曾侍郎启》:“祸福有命,岂其或置于胸中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祸福有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祸福有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人有庆《尚书·吕刑》:“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,其宁惟永。”
一命之荣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二·滁阳王奉祀官》:“后人不叨一命之荣。滁阳之祭,亦仅有司岁终一举而已。”
一命呜呼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谁知这个女婿,去年七月感了时气,到了八月边,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。”
一命归西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不留神?好,噗哧一下儿,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!”
一命归阴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99回:“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,打着穆春腰肋,一命归阴。”
一命鸣呼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合同文字记》:“又过半年,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,头疼发热。正是:‘福无双至从来有,祸不单行自古闻。’害了六七日,一命呜呼,已归泉下。”
一文如命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二回:“此人有个毛病,啬细非常,一文如命。”
一无所有《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一路福星清 范寅《越谚》上卷:“一路福星,又一路顺风,送远行语。”
一钱如命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》:“其治家也,事事亲裁,不经奴婢,而一钱如命,恐人侵蚀,不利于己也。”
丈夫有泪不轻弹明·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37出:“回首西山日又斜,天涯孤客真难度;丈夫有泪不轻弹,只因未到伤心处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三分天下有其二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。”
三命而俯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。”
三生有幸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今能一见,是小生三生有幸矣。”
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《晋书 王湛传》:“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,下比魏舒有余。”
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4回:“从来江山秀丽,人物奢华,所以相传道:‘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’”
下笔如有神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下笔有神唐·王勃《绵州北亭公宴序》:“五际飞文,想群众之不让;一言留赠,知下笔之有神。”
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《南齐书·张融传》:“太祖索奇爱融,为太尉时,时与融款接。见融常笑曰:‘此人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。’”
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清·张岱《周宛委墓志铭》:“如此异才,求之天下,真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也。”
不复堪命《后汉书 庞参传》:“重之以大军,疲之以远戍……田畴不得垦辟,禾稼不得收入,搏手因穷,无望来秋。百姓力屈,不复堪命。”
不得命
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二回:“总而言之,一句话,现在的情形,我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”
不测之祸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》:“妾赖天而有男,则是君之子为王也。楚国尽可得,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!”
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·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
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,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不汉,何论魏晋。”
不识人间有羞耻事宋 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