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撺拳拢袖撺拳拢袖的故事

撺拳拢袖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uān quán lǒng xiù

基本解释捏紧拳头,卷起袖口。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。

出处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35回:“出到大门外,汪为露还撺拳拢袖要打那侯小槐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撺拳拢袖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撺拳拢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三拳不敌四手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29回:“人家人多势众,有洋枪洋炮,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?三拳敌不过四手呀!”
三拳两脚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三拳两脚,和大虫敌斗,把大虫登时打死了。”
三拳二脚
两袖清风元 魏初《送杨季梅》诗:“父亲零落鬓如丝,两袖清风一束诗。”
双拳不敌四手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常言道,双拳不敌四手。”
只手单拳明·沈璟《义侠记·委嘱》:“我不在家呵,你是只手单拳,若被人欺压遭人骗,我回来后将他消遣。”
只手空拳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三回:“此时只手空拳,如何抵挡。”
合不拢嘴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2章:“他父母亲又会怎样高兴得合不拢嘴巴……”
后进领袖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时人为之语曰:‘后进领袖裴秀。’”
嗔拳不打笑面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6回:“自古嗔拳不打笑面,他又不曾伤犯着你,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,没钱罢了,如何只顾打他?”
广袖高髻汉《童谣》:“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。城中好大眉,四方眉半额。城中好广袖,四方用匹帛。”
拂袖而去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2卷:“师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
拂袖而归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:“您都待重裀而卧,列鼎而食,不如我拂袖而归。”
拂袖而起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,五分不喜;又闻语言冲撞,遂拂袖而起,转入后堂。”
拳不离手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七回:“果真拳不离手,待我歇息片时再舞。”
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林雨《刀尖》:“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,当战士的离不开刺刀手榴弹。”
拳中掿沙元 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好家私便似水底捺瓜,亲子父便似拳中掿沙。”
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路
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马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马,人面上行的人,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。”
拳头产品吴茂盛《驻京办》第十章:“茶籽油爽滑清香、味醇浓厚,营养丰富,乃油中极品,是我们香州著名的拳头产品。”
拳打脚踢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我便拳撞脚踢,也不怕他不死。”
拳拳之忠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拳拳之忠,终不能自列。”
拳拳之枕
拳拳在念元 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:“老夫自登仕路以来,与兄弟张镐,数载不能相会,未知进取功名也流落四方,老夫常切切之心,拳拳在念。”
拳拳服膺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则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。”
拳拳盛意鲁迅《书信 致蒋抑卮》:“拳拳盛意,感莫可言。”
拽拳丢跌元·无名氏《打韩通》第二折:“俺是韩通的徒弟,今日拽拳丢跌已罢,师父吃酒去了,我两个无甚事。”
挥拳掳袖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挥拳掳袖的才要说他那个主意,忽然又道:‘你等等儿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