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十知九的成语故事
拼音jǔ shí zhī jiǔ
基本解释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
出处唐 张说《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所志,闻一而反三;君子之所能,举十而知九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举十知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举十知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举一动 |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无不著力。” |
一举万里 | 《晋书·慕容盛载记》:“当如鸿鹄高飞,一举万里,不可坐待罟网。” |
一举三反 |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 |
一举两便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5卷:“落得永远快活,且又不担干系,岂非一举两便!” |
一举两全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郭淮传》:“兵不远西,而胡交自离,此一举两全之策也。” |
一举两失 | 《纲鉴抄略》:“朝廷一举而两失。纵不能复后,宜还仲淹、道辅。” |
一举两得 | 《晋书 束皙传》:“赐其十年之复,以慰重迁之情。一举两得,外实内宽。” |
一举千里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。” |
一举成名 | 唐 韩愈《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》:“公一举成名而东。” |
一举手之劳 | 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,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。” |
一事不知 | 《南史·隐逸传·陶弘景》:“读书万余卷,一事不知,以为深耻。” |
一五一十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这妇人听了这话,也不回言,却踅过来,一五一十,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。” |
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,都道:‘我等背正从逆,天理难容。’” |
一以当十 | 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 |
一传十,十传百 | 宋 陶彀《清异录 丧葬义疾》:“一传十,十传百,展转无穷,故号义疾。” |
一体知悉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亦可传与各洞妖王,一体知悉。” |
一体知照 | |
一匡九合 | 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臣始仕从戎,爰承指顾,禀三令五申之戒,预一匡九合之谋。” |
一十八层地狱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判官道:‘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。’” |
一十八般兵器 | 元 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一折:“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,你抡不动那鞭、简、挝、锤。” |
一十八般武艺 | 元 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臣左右开弓,一十八般武艺,无有不会。” |
一叶知秋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山川》:“以小明大,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,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。” |
一叶落知天下秋 | 《淮南子 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 唐庚《文录》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 |
一夜十起 | |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3回:“真真‘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’光景。” |
一夫得道,九族升天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九回:“我听说一夫得道,九祖升天,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?” |
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百回:“常言:‘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’,你那夫主冤愆解释,亦得超生去了。” |
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 | 元·马致远《黄粱梦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:‘一子悟道,九族升天’,不要错过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