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谦恭仁厚谦恭仁厚的故事

谦恭仁厚的成语故事


拼音qiān gōng rén hòu

基本解释指态度谦逊恭谨,为人忠诚老实。
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:“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,愈加钦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谦恭仁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谦恭仁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视同仁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一谦四益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一谦而四益,此其所长也。”
不仁不义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大学三》:“害人与穿窬,因为不仁不义。”
不知天高地厚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如今年过知非,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,真觉愧悔。”
丰功厚利汉·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帝王之祚,必有明圣,显懿之德,丰功厚利积累之业。”
为仁不富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阳虎曰:‘为富不仁矣,为仁不富矣。’”
为富不仁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为富不仁矣,为仁不富矣。”
义浆仁粟清 冯桂芬《上海果育堂记》:“易缠头之金,义浆仁粟不匮矣;辍秉烛之晷,读书治生有余矣。”
买卖不成仁义在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一卷:“嫌人家来做买卖,买卖不成仁义在,打倒人家干吗?”
亲仁善邻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五父谏曰:‘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,君其许郑。’”
仁义之兵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一回:“丞相兴仁义之兵,吊民伐罪,官渡一战,破袁绍百万之众。”
仁义之师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五回:“吾欲兴仁义之师,伐无道之主,汝安敢逆吾意!”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九回:“君候起仁义之师,吊民伐罪,四海引领而望,孰不归心?”
仁义君子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于政乎?”
仁义道德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仁人义士明·方孝孺《云敝赞》:“古之仁人义士,视刀锯如饮食。”
仁人君子《晋书 刑法志》:“刑之则止,而加之斩戮,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政乎?”
仁人志士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三卷:“育群物而不倦,有似仁人志士,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。”
仁同一视《元典章·诏令一·成宗立皇太子诏》:“於戏!庆衍无疆,既正名于国,本仁同一视,尚均福于黎元。”
仁心仁术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有仁心仁闻,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法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”
仁心仁闻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有仁心仁闻,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法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”
仁柔寡断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其孱弱少用如此,是则仁柔寡断之主,汉献、唐昭之俦耳!”
仁民爱物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人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,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”
仁浆义粟《搜神记 杨伯雍》:“公汲水作义于坂头,行者皆饮之。《后汉书 黄昏传》:“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,助官禀贷。”
仁者能仁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卖弄你仁者能仁,倚仗你身里出身。”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”
仁至义尽西汉 戴圣《礼记 郊特牲》:“蜡之祭,仁之至,义之尽也。”
仁言利博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博哉!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。”
仁言利溥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后汉光武二十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溥如此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