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咏桑寓柳咏桑寓柳的故事

咏桑寓柳的成语故事


拼音yǒng sāng yù liǔ

基本解释咏的是“桑”,而实际说的是“柳”。喻借题传情。
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每日一入学中,四处各坐,却八目勾留,或设言托意,或咏桑寓柳,遥以心照,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咏桑寓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咏桑寓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吟一咏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高情远致,弟子早已伏膺;然一吟一咏,许将北面矣。”
一咏一觞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和吴明可给事安抚》词:“一咏一觞成底事,庆康宁,天赋何须药。”
一觞一咏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
人世沧桑
傍柳随花北宋·程颢《春日偶成诗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
傍花随柳宋 程颢《偶成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
分花拂柳
分花约柳
吟花咏柳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本军师于军次中、案箧内,每见诗卷,多是吟花咏柳。偶披览之,即于怀肠相悖。”
吟风咏月唐·范传正《李翰林白墓志铭》:“吟咏风月,席天幕地,但贵其适所以适,不知夫所以然而然。”
咏嘲风月清·葆光子《物妖志·虫类·蟒》:“从此每夕辄至,商确古今,咏嘲风月。”
咏月嘲花唐·白居易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诗:“一年年觉此身衰,一日日知前事非。咏月嘲花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”
咏月嘲风唐·白居易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诗:“咏月嘲风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”
咏雪之慧《晋书·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又尝内集,俄而雪骤下,安曰:‘何所似也?’安兄子朗曰:‘散盐空中差可拟。’道韫曰:‘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’”
嘲风咏月唐 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至于梁陈间,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。”
墙花路柳明·高明《二郎神·秋怀》套曲:“风流。恩情怎比,墙花路柳?记待月西厢,和你携素手。”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宠柳娇花宋李清照《念奴娇》词:“宠柳娇花寒食近,种种恼人天气。”
寄兴寓情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情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
寓兵于农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一:“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,欲复寓兵于农之法,书生之见,可言而不可用者哉。”
寓情于景《山水田园诗传·前言》:“进入写景入情、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,做出了新的贡献。”
寓意深远宋 沈作喆《寓简》卷一:“诗之作也,其寓意深远,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。”
寓意深长宋 沈作喆《寓简》卷一:“诗之作也,其寓意深远,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。”
寓言十九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
寓贬于褒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8回:“又想文字付去未久,尚未刻镌,可即索回,另作一篇寓贬于褒之文便了。”
寻花觅柳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貌虽癯而精血未耗。寻花觅柳,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。”
寻花问柳唐 杜甫《严中丞枉驾见过》诗:“元戎小队出郊炯,问柳寻花到野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