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殚诚毕虑殚诚毕虑的故事

殚诚毕虑的成语故事


拼音dān chéng bì lǜ

基本解释竭尽忠诚与思虑。

出处《清史稿·后妃传·太祖高皇后》:“不预外事,殚诚毕虑以事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殚诚毕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殚诚毕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片志诚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二折:“将一片志诚心写入了冰绡峥,这一篇相思令,寄与多情,道是人憔悴不似丹青。”
一片至诚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圣人望下一看,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,脸上一团正气,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。”
一秉虔诚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零一回:“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,一秉虔诚,磕了头,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。”
一致百虑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
不足为虑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卫臻传》:“且合肥城固,不足为虑。”
丑态毕露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回:“贾琏亦丑态毕露。
主敬存诚语本《易·乾》:“闲邪存其诚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宾客主敬,祭祀主敬。”
久惯老诚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2回:“个个人古怪精灵,个个人久惯老诚。”
五体投诚
交疏吐诚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知几其神乎,古人以为难;交疏吐诚,今人以为难。”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’”
伯虑愁眠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7回:“海外都说:‘杞人忧天,伯虑愁眠。’”
何思何虑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,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修辞立其诚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
修辞立诚《周易 乾》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
倾抱写诚清·曾国藩《苗先簏墓志铭》:“君既习于祁公,又与诸君倾抱写诚,契合无间。”
先事虑事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先事虑事,谓之捷,捷则事忧成。”
凶相毕露柯岩《追赶太阳的人》:“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,他凶相毕露地威胁:‘谁有钱给你,小心你的脑袋吧!’”
力殚财竭唐·白居易《止狱措刑》:“及秦之时,厚献以竭人财,远役以殚人力;力殚财竭,尽为完贼,群盗满山,赭衣塞路;故每岁断罪,数至十万。”
千思万虑唐·刘禹锡《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》:“千思万虑尽如空,一笑一言真可贵。”
千思百虑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1回:“我正思量白小姐,千思百虑再无计策,不想今日有这等的好机会送将来,可谓天从人愿。”
千虑一失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千虑一得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原形毕露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(狐女曰)将衣求印,原冀升天,讵意被其一火,原形毕露,骨肉仅存,死期将至。”
变心易虑《荀子 儒效》:“四海之内,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。”
同心毕力《东观汉记·任隗传》:“永元初,外戚秉权,朝臣畏悚,莫敢抗者,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,数犯颜谏。”
后顾之虑宋·刘弈《上韩范二招讨书》:“贼无后顾之虑,长驱而来。”
困心横虑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 朱熹集注:“事势穷蹙,以至困于心,横于虑,然后能奋发而兴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