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指槐骂柳指槐骂柳的故事

指槐骂柳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hǐ huái mà liǔ

基本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。比喻表面上骂甲,实际上是骂乙。

出处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然后,指槐骂柳的仍对两位小姐发言,而目标另有所在……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指槐骂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指槐骂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弹指顷《翻译名义集 时分》:“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一枕槐安元 范康《竹叶舟》第二折:“分明是一枕槐安,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。”
三槐九棘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:“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。左九棘,孤卿大夫位焉,群士在其后;右九棘,公侯伯子男位焉,群吏在其后;面三槐,三公位焉,州长众庶在其后。”
不吝指教毛泽东《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》:“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,是否有当,希望读者不吝指教。”
了如指掌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‘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
了若指掌《宋史 道学传序》:“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之理,命于天而性于人者,了若指掌。”
交臂历指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则是罪人交臂历指,而虎豹在于囊槛,亦可以为得矣。”
令人发指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谒者入通,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以指挠沸先秦 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。”
以指测河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道礼宪,以《诗》、《书》为之,譬之犹以指测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锥餐壶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”
伸手不见五指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只听得一阵风过处,天昏地黑,鬼哭神嚎,眼前伸手不见五指,一时晕倒了。”
使臂使指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若此,则如胸中使臂,臂之使指也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,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使酒骂坐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灌夫为人,刚直使酒。……武安遂怒,劾灌夫骂坐不敬,系居室。”
使酒骂座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,好使酒。一日,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。夫怒蚡傲慢无礼,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,其意实在蚡。蚡乃劾夫骂坐不敬。事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
傍柳随花北宋·程颢《春日偶成诗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
傍花随柳宋 程颢《偶成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
先意承指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先意承指者,佞谄之徒也。”
冷嘲热骂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:“他一进一出要受学生们的冷嘲热骂,然而也不能不忍耐着装聋卖哑。”
凿空指鹿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耶?指鹿为马。’”
分花拂柳
分花约柳
十手争指语出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
十指有长短唐·刘商《拟胡笳十八拍》:“手中十指有长短,截之痛惜皆相似。”
十指连心明 汤显祖《南柯记 情尽》:“哎也!焚烧十指连心痛,图得三生见面圆。”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
千人所指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嘉传》:“里谚曰:‘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’臣常为之寒心。”
千古骂名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:“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,都藏在里边,不做千古骂名,定是一番笑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