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列土封疆列土封疆的故事

列土封疆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iè tǔ fēng jiāng

基本解释列:同“裂”;封疆:划定疆界。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。

出处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方制海内非为王子,列土封疆非为诸候,皆以为民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列土封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列土封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丸泥封函谷关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,此万世一时也。”
一抔土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一抔黄土司马迁《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一掊土《史记 张释之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一片焦土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
万世无疆《书 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休。”
万寿无疆《诗经 豳风 七月》:“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。”
万年无疆宋 陈师道《代贺兴龙节表》:“庶邦有众,愿效忠臣之心,万年无疆,请祝圣人之寿。”
不习地土《南史 王融传》:“宋弁曰:‘当是不习地土。’”
不习水土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》:“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,不习水土,必生疾病。”
不伏水土唐·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,例皆不谙山川、不伏水土,远乡羁旅,疾役杀伤。”
不便水土
不服水土汉 荀悦《汉纪 武帝纪》:“中国之人,不知其地势,不能服其水土。”
不習水土《通俗编 地理引南史 王融传》:“上以魏所送马不称,使融问之,宋弁答曰:当是不習水土。”
丸泥封关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隗嚣传》:“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。”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乡土难离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天瑞》:“有人去乡土,离六亲。”
人非土木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第十二出:“谢荷公公!张协人非土木,必有报谢之期。”
入土为安清 吴趼人《胡涂世界》:“舍妹已断了气,也该出殡了。在家虽好,但一则火烛当心,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为安。”
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8回:“西门庆道:‘常言‘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’,事到其间,道在人为。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,早差人上东京,央及老爷那里去。’”
兵来将敌,水来土堰元 无名氏《云台门》第一折:“兵来将敌,水来土堰,兄弟也,你领兵就随着我来,不可延迟也。”
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楔子:“自古道兵来将迎,水来土堰,他若领兵前来,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。”
出疆载质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孔子三月无君,则皇皇如也,出疆必载质。”
分茅列土唐·张说《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》:“大圣大后,炼石补天,有王母之神器;分茅列土,启弄孙之美色。”
分茅胙土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忧危议后纪》:“数公皆人杰,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,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!”
分茅裂土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第四折:“官封极品禄千钟,分茅裂土人堪羡。腰金衣紫作朝臣,箫韶乐奏排筵宴。”
分茅赐土清·李渔《夺锦楼》:“不止分茅赐土,允宜并位于中宫。”
分茅锡土清·李渔《玉搔头飞舸》:“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,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