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硎初试的成语故事
拼音xīn xíng chū shì
基本解释形容很锋利。多比喻经过长期准备或训练后刚上任做某事;初露锋芒。
出处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这五百和尚,都是侠禅亲自教出来的,操练了几年,今日新硎初试,勇气百倍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新硎初试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新硎初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万古常新 | 徐迟《井冈山记》:“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,屹立于宇宙间,万古常新!” |
万象更新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如今正是初春时节,万物更新,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。” |
三日新妇 | 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“今来扬州作贵人,动转不得,路行开车幔,小人辄言不可。闭置车中,如三日新妇。遭此邑邑,使人无气。” |
与日俱新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78卷:“耳目唯有聪察,神彩弥加精明。颜与日而俱新,智将年而共远。” |
久梦初醒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6回:“王氏久梦初醒之人,极口赞成。” |
乐新厌旧 | 唐·陆贽《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》:“时俗常情,乐新厌旧,有始卒者,其唯圣人。” |
五月粜新谷 | 唐·聂夷中《咏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 |
亘古新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从来稀有,亘古新闻。” |
今雨新知 | |
以身试法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 |
以身试险 | 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 |
似梦初觉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4回:“三藏闻言,如醉方醒,似梦初觉,乐以忘忧,称谢不尽。” |
何必当初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8回:“宝玉在身后面叹道:‘既有今日,何必当初。’” |
其命维新 | 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文王在上,于昭于天。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 |
出陈易新 | 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查交代》:“仓谷与库银并重,今年有常平捐谷,照地亩劝输谷,各有款项。且每年出陈易新,或粜或贷,俱秋收时还仓。” |
初写黄庭 | 魏晋时人所写《黄庭经》帖,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,相传有“初写黄庭,恰到好处”之语。 |
初出茅庐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 |
初发芙蓉 | 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,颜如错彩镂金。” |
初度之辰 | 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皇揽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” |
初来乍到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19章:“行走在大城市五光十色的街道上,少平倒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缩手缩脚。” |
初生之犊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知北游》:“德将为汝美,道将为汝居,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!” |
初生之犊不惧虎 | 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四回:“俗云:‘初生之犊不惧虎。’父亲纵然斩了此人,只是西羌一小卒耳;倘有疏虞,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。” |
初生之犊不畏虎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 |
初生牛犊不怕虎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:“俗云:‘初生牛犊不惧虎。’” |
初生犊儿 | 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回:“他平日相厚那些人又都不是那老成有识见的人,脱不了都是几个暴发户,初生犊儿。” |
初试锋芒 | 魏巍《前进吧,祖国》:“他正支着腮微笑着,听参谋报告无座力炮初试锋芒的战果。” |
初露头角 | 周得京《花城洛阳赏牡丹》:“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,到唐朝初露头角。” |
初露锋芒 | 《人民日报》1984.2.25:“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,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