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鸿隐凤伏鸿隐凤伏的故事

鸿隐凤伏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óng yǐn fèng fú

基本解释比喻贤才不遇。

出处清·蒲松龄《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》:“尽当鸿隐凤伏,斥鷃得而笑之,而不知一朝奋迹,阊阖可叫而开不难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鸿隐凤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鸿隐凤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不伏水土唐·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,例皆不谙山川、不伏水土,远乡羁旅,疾役杀伤。”
不伏烧埋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四折:“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,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;若不打,这顽皮不改。”
不甘雌伏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典传》:“大丈夫当雄飞,安能雌伏!”
业峻鸿绩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夏后氏兴,业峻鸿绩,九序惟歌,勋德弥缛。”周振甫注:“业峻鸿绩:即业峻绩鸿,功业高,成绩大。”
丹凤朝阳《诗经 大雅 卷阿》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
举如鸿毛,取如拾遗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举秦如鸿毛,拾楚若拾遗。”
乘鸾跨凤清·李渔《慎鸾交·债饵》:“只留下伊行笔踪就不怕事成空,准备着乘鸾跨凤。”
乘龙配凤柳琴戏《状元打更》:“沈文素呀!沈文素!你蟾宫折桂,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?”
伏伏腊腊
伏低做小元 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二折:“他立下功劳,怎肯伏低做小。”
伏地圣人
伏尸流血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魏策》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”
伏法受诛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伏维尚飨唐·陈子昂《祭韦府君文》:“呜呼哀哉,伏维尚飨。”
伏而咶天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伏虎降龙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二折:“学师父伏虎降龙,跨鸾乘凤。”
伏首帖耳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何垠注:“伏首帖耳,狗畏人貌。”
伏首贴耳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
伏龙凤雏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,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
倒凤颠鸾金 元好问《赠答张教授仲文》诗:“天孙缲丝天女织,倒凤颠鸾金粟尺。”
做小伏低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四折:“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,将一杯满饮醉模糊。”
凤仪兽舞《书·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……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”
凤冠霞帔元 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,是好锁的?待我来。”
凤凰于飞《诗经 大雅 卷阿》:“凤皇于飞,刿刿其羽。”
凤凰在笯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凤凰在笯兮,鸡鹜翔舞。”
凤凰来仪《尚书 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。”
凤协鸾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