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蹇谔匪躬蹇谔匪躬的故事

蹇谔匪躬的成语故事


拼音jiǎn è fěi gōng

基本解释见“蹇蹇匪躬”。

出处唐·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张九龄在相位,有蹇谔匪躬之诚,元宗既在位年深,稍怠庶政,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蹇谔匪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蹇谔匪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事必躬亲唐 张九龄《谢赐大麦面状》:“伏以周人之礼,唯有籍田,汉氏之荐,但闻时果,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,勤俭于生人,事必躬亲,动合天德。”
井臼躬操西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周南妻传》:“家贫亲老,不择官而仕,亲操井臼。”
侃侃谔谔《论语 乡党》:“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与上大夫言,訚訚如也。《史记 商君传》:“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
匪伊朝夕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我有志,匪伊朝夕。”
匪匪翼翼《诗经·小雅·四牡》:“四牡匪匪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四骐翼翼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车马之美,匪匪翼翼。”
匪夷匪惠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“匪夷匪惠,难居公正之明;载省载思,当徇栖衡之志,可放还山。”
匪夷所思《周易 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
匪异人任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吾四万万同胞乎!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,唤起天下,驱除此丑类者,匪异人任。”
匪朝伊夕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今若召悦授以内官,臣列旆东辕,匪朝伊夕。”
匪石之心《诗经 邶风 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”
匪石匪席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
匪躬之操《晋书·刘隗传》:“臣亡祖先臣隗,昔荷殊宠,匪躬之操,犹存旧史,有志无时,怀恨黄泉。”
匪躬之节《晋书·李胤传》:“诏以胤忠允高亮,有匪躬之节,使领司隶校尉。”
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赵良曰:‘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’”
千夫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宋 苏轼《讲田友直字序》:“韩城田益,字迁之。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,更之曰友直……何独取诸此?某曰:夫直者,刚者之长也。千夫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
卑躬屈膝宋 魏了翁《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》:“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,虽谢安石之贤也,而犹不能免。”
卑躬屈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7回:“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:‘职道才进来,因见大帅公事,所以不敢惊动。’”
反躬自省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答王晋 铺(其四)》:“自吟以往,更愿反躬自省,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,以为先后。”
反躬自责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无花的蔷薇之二》:“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,应如何反躬自责,激发一点天良?”
反躬自问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受益匪浅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56回:“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,教导小儿,却是受益匪浅!”
变躬迁席《管子 霸形》:“桓公变躬迁席,拱手而曰:‘敢问何谓其体?’”
命蹇时乖明 沈采《千金记 遇仙》:“只恐命蹇时乖,且自存心守己。”
国步方蹇南朝·宋·谢庄《孝武帝哀策文》:“王室多故,国步方蹇。”
夙夜匪懈晋 司马彪《续汉书》:“熹为卫尉,尽心事上,夙夜匪懈。”
夙夜匪解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,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。”
尽瘁鞠躬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投笔记·班超中选>》:“念儒臣不习武功,凭笔舌尽瘁鞠躬,身犹转蓬。”
引咎责躬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后壹奸罪发露伏诛,权引咎责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