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腰莲脸的成语故事
拼音liǔ yāo lián liǎn
基本解释腰如柳,脸似莲。形容女性之美。亦代指美女。
出处唐 韩偓《频访卢秀才》诗:“药诀棋经思致论,柳腰莲脸本忘情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柳腰莲脸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柳腰莲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三寸金莲 |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九回:“只说那三寸金莲上那一双大红鞋,一看了便也要浑了。” |
不为五斗米折腰 | 《晋书 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” |
为五斗米折腰 | 《晋书 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。” |
五斗折腰 | 《晋书·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。” |
低头哈腰 | 陆文夫《荣誉》:“‘请说吧,请说吧。’检验员低头哈腰的,‘别说一件,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。’” |
低眉折腰 | 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” |
傍柳随花 | 北宋·程颢《春日偶成诗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 |
傍花随柳 | 宋 程颢《偶成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 |
兜头盖脸 |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还拿起擀面杖,兜头盖脸一顿打。” |
出头露脸 |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九回:“伯伯不守戒律,伯母何必出头露脸,送与官打,被他燥皮,又要吃惊吃吓。” |
分花拂柳 | |
分花约柳 | |
劈头劈脸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金二员外来亲近他时,被他劈头劈脸,抓有几个血痕。” |
劈头盖脸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4回:“晃盖喝道:‘你既不做贼,如何拿你在这里?’夺过士兵手里棍棒,劈头盖脸便打。” |
厚皮老脸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,学得这样厚皮老脸,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。” |
反脸无情 |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:“但自日俄战争结束后,它就反脸无情,和清朝反动政府勾结起来。” |
变脸变色 | 《小说选刊》1981年第9期:“那知李尚尚一听,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。” |
吟花咏柳 |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本军师于军次中、案箧内,每见诗卷,多是吟花咏柳。偶披览之,即于怀肠相悖。” |
咏桑寓柳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每日一入学中,四处各坐,却八目勾留,或设言托意,或咏桑寓柳,遥以心照,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。” |
哭丧着脸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6回:“小玉兰哭丧着脸,走到湖亭席上,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。” |
喜眉笑脸 |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42回:“村里的人,听说把抓去的人救回来了,一个个喜眉笑脸,跑来村口迎接。” |
嘻皮涎脸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糖葫芦嘻皮涎脸的答道:‘我不到你那里去,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!’” |
嘻皮笑脸 | ①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回:“你要仔细!你见我和谁玩过!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,你该问他们去!”②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三:“金旺来了,嘻皮笑脸向小芹说:‘这会可算是个空子吧?” |
墙花路柳 | 明·高明《二郎神·秋怀》套曲:“风流。恩情怎比,墙花路柳?记待月西厢,和你携素手。” |
嬉皮笑脸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0回:“你见我和谁玩过!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,你该问他们去!” |
宠柳娇花 | 宋李清照《念奴娇》词:“宠柳娇花寒食近,种种恼人天气。” |
寻花觅柳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貌虽癯而精血未耗。寻花觅柳,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。” |
寻花问柳 | 唐 杜甫《严中丞枉驾见过》诗:“元戎小队出郊炯,问柳寻花到野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