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翼诒孙的成语故事
拼音yàn yì yí sūn
基本解释燕翼:燕子用翅膀覆盖着它的小燕子。比喻保护子孙。
出处《宋史·乐志》:“权舆光大,燕翼诒孙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燕翼诒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燕翼诒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万里鹏翼 | 唐·元稹《送友封》诗:“鹏翼张风欺万里,马头无角已三年。” |
不翼而飞 | 战国 齐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无翼而飞者,声也;无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 |
不肖子孙 | 宋 邵雍《盛衰吟》:“克肖子孙,振起家门;不肖子孙,破败家门。” |
与虎添翼 | 《逸周书·寤敬篇》:“毋为虎傅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之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,是为虎傅翼,曷为弗除。” |
东劳西燕 |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 |
为虎傅翼 | 《逸周书 寤敬》:“无为虎傅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。” |
为虎添翼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刘备枭雄,久留蜀而不遣,是纵虎入室矣。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,何异与为虎添翼乎?” |
乾乾翼翼 | |
五雀六燕 | 《九章算术·方程》:“今有五雀六燕,集称之衡,雀俱重,燕俱轻, 一雀一燕交而处,衡适平。” |
伯劳飞燕 | 《玉台新咏 古词〈东飞伯劳歌〉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 |
兔丝燕麦 | 《魏书 李崇传》:“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,而无教授之实,何异兔丝燕麦,南箕北斗哉?” |
兔葵燕麦 | 唐·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绝句》:“重游玄都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,动摇于春风耳。” |
兔角牛翼 | 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明见》:“若然,始者果不可知,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。” |
兢兢翼翼 | 三国 魏 曹植《卞太后诔》:“恒劳庶事,兢兢翼翼,亲桑蚕馆。” |
公子王孙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公子王孙,左挟弹,右摄丸,将加己乎十仞之上,以其类为招。” |
凤子龙孙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七:“真个是凤子龙孙,遭着不幸,流落到这个地位。” |
刀头燕尾 | 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:“工画佛道,兼精番马,笔锋劲利,名刀头燕尾。” |
功薄蝉翼 | 汉·蔡邕《让高阳乡侯章》:“臣事轻葭莩,功薄蝉翼。” |
劳燕分飞 |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 |
匪匪翼翼 | 《诗经·小雅·四牡》:“四牡匪匪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四骐翼翼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车马之美,匪匪翼翼。” |
名落孙山 | 宋 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” |
含饴弄孙 | 《东观汉记 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吾但当含饴弄孙,不能复知政事。” |
垂头搨翼 | 汉·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:“方畿之内,简练之臣,皆垂头搨翼,莫所凭持。” |
处堂燕雀 | 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 |
处堂燕鹊 |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》:“燕雀处一屋之下,子母相哺,煦煦然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。灶突决,火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将及也。” |
如虎傅翼 |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7卷:“得习吉之才笔,如虎之傅翼也。” |
如虎得翼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5回:“二狐有将相之才,今从重耳,如虎得翼。” |
如虎添翼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3回:“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,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,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,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