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先利后的成语故事
拼音zé xiān lì hòu
基本解释责:责任,利益。尽义务在众人之前,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。
出处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面丑心妍,利居众后,责在人先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责先利后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责先利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本万利 | 清 姬文《市声》:“这回破釜沉舟,远行一趟,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。” |
一鞭先着 | |
一鞭先著 | 晋刘琨少负志气,与祖逖为友,共以收复中原为志,曾与亲故书曰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见《晋书 刘琨传》。 |
一饭之先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越语》:“寡人礼先壹饭矣。” |
一马当先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6回:“即便勒兵列阵,一马当先,雷震等将簇拥左右。” |
三思而后行 | 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 |
不乏先例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四卷第14章:“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,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。” |
不敢后人 |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》:“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,亦无不竭诚响应,不敢后人。” |
不甘后人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》:“而广不甘后人,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,何也?” |
不知利害 | 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齐物论》:“子不知利害,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?” |
不私其利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不伐其功,不私其利。” |
不耻最后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。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,此君之所以后也。” |
不顾前后 | 《红楼梦》一二○回:“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:当初东府里太爷,倒是修炼了十几年,也没有成仙。这佛是更难成。” |
东郭先生 | 明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,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。 |
严于责己,宽以待人 | 《忆邓拓·邓拓和人民日报》:“老邓总是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主动承担责任,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。” |
丰功厚利 | 汉·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帝王之祚,必有明圣,显懿之德,丰功厚利积累之业。” |
乌有先生 | 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 |
乘利席胜 | 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,至荥阳乘利席胜,威震天下。”颜师古注:“席,因也,若人之在席上。” |
乡利倍义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乡利倍义乎!” |
争先士卒 | 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:“旌蔽日兮,敌若云。矢交坠兮,士争先。” |
争先恐后 |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 |
争前恐后 | 蔡东藩《南北史演义》第五十五回:“欢乃麾兵直进,大众争前恐后,一涌而上,无复行列。” |
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 | 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。” |
争名夺利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争名夺利几时休?早起迟眠不自由!” |
争名竞利 | 宋·秦观《自警》诗:“争名竞利走如狂,复被利名生怨隙。” |
争名逐利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青衫记·华阴骑驴>》:“争名逐利,枉将人白日驰驱。” |
争权夺利 | 邹韬奋《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》:“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。” |
争权攘利 | 李大钊《大哀篇》:“钻营运动、争权攘利之不暇,奚暇计及民生哉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