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新领异的成语故事
拼音bá xīn lǐng yì
基本解释指创立新意,提出独特的见解。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王逸少作会稽,初至,支道林在焉。孙兴公谓王曰:‘支道林拔新领异,胸怀所及乃自佳,卿欲见不?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拔新领异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拔新领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毛不拔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 |
万古常新 | 徐迟《井冈山记》:“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,屹立于宇宙间,万古常新!” |
万象更新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如今正是初春时节,万物更新,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。” |
三日新妇 | 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“今来扬州作贵人,动转不得,路行开车幔,小人辄言不可。闭置车中,如三日新妇。遭此邑邑,使人无气。” |
上树拔梯 | 宋 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:“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,共出一臂,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。” |
不得要领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骞传》:“骞不得要领。” |
不拔一毛 | 宋 秦观《浩气传》:“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,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。” |
不拔之志 | 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执不拔之志,高卧东南。” |
不攻自拔 | 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粮食既足,士众稍多,围守两城,不攻自拔,天下之事,卧取之耳。” |
不能自拔 | 《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》:“世祖前锋至新亭,劭挟义恭出战,恒录在左右,故不能自拔。” |
与日俱新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78卷:“耳目唯有聪察,神彩弥加精明。颜与日而俱新,智将年而共远。” |
世异时移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世异时移,事业不必同,故曰‘俭而难遵。’” |
丰神异彩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〈金貂记·鄂公庆奉〉》:“尤妙,晚景逍遥,丰神异彩,德类傅伊周召。” |
举纲持领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举纲持领,事无不定。” |
举鼎拔山 | 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虏骄》:“王基霸业今朝定,举鼎拔山盖世强。” |
乍同乍异 | 《鬼谷子·飞坩》:“其说辞也,乍同乍异。” |
乐新厌旧 | 唐·陆贽《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》:“时俗常情,乐新厌旧,有始卒者,其唯圣人。” |
争奇斗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5卷:“吟坛才子争奇斗异,各献所长。” |
云泥异路 | 宋·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亮空闲没可做时,每念临安相聚之适,而一别遽如许,云泥异路又如许。 |
五月粜新谷 | 唐·聂夷中《咏田家》诗:“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;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。” |
亘古新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从来稀有,亘古新闻。” |
今雨新知 | |
他乡异县 | 《乐府诗集·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他乡各异县,展转不可见。” |
伐异党同 | 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。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。” |
传闻异辞 | 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所见异辞,所闻异辞,所传闻异辞。” |
倒裳索领 | 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驱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槛,斯逆理而求之,犹倒裳而索领。” |
倚天拔地 | 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七:“至杜陵,负其倚天拔地之材,更欲驾《风》、《骚》而上之,则有所不能。” |
党同伐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