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刑慎罚的成语故事
拼音xiáng xíng shèn fá
基本解释详:审慎。审慎地量刑和处罚。
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详刑审罚,明察单辞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详刑慎罚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详刑慎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 |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 |
不厌其详 | 宋 朱熹《答刘公度》:“讲学不厌其详,凡天下事物之理,方册圣贤之言,皆须子细反复究竟。” |
不厌求详 | 茅盾《蚀·追求》:“徐子材不厌求详地询问史循自杀的感觉,几次把龙飞的已经到了嘴唇边的话打了回去。” |
不知其详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4回:“施御史家的事,我也略闻,不知其详。” |
严刑峻制 | 晋·陆机《豪士赋》:“惧万民之有服,则严刑峻制,以贾伤心之怨。” |
严刑峻法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后遭条狱之诏,吉扞拒大难,不避严刑峻法。” |
义刑义杀 | 《尚书·康诰》:“用其义刑义杀。” |
二罪俱罚 | 元 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二折:“赢了将功折过,输了二罪俱罚。” |
以刑去刑 | 《商君书·靳令》:“行罚,重其轻者,轻其重者,轻者不至,重者不来,此谓以刑去刑,刑去事成。”高亨注:“‘轻其重者’一句是衍文,《韩非子·饬令篇》无,是其证。”又《去强》:“以刑去刑,国治。” |
以刑止刑 | 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以刑止刑,世轻世重。罪不及嗣,皆有定科。” |
以刑致刑 | 《商君书·靳令》:“罪重刑轻,刑至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又《去强》:“以刑致刑,国治。”《韩非子·饬令》:“罪重而刑轻,刑轻而则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 |
以慎为键 | 唐·刘禹锡《口兵戒》:“戒哉我口之启,尔心之门。无为我兵,当为我藩。以慎为键,以忍为阍。可以多食,勿以多言。” |
以毁为罚 | 《管子·明法》:“是故官之失其治也,是主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也,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。”尹知章注:“以毁誉为赏罚,则官自然失理。” |
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明法》:“是故官之失其治也,是主以誉为赏,以毁为罚也。” |
信赏必罚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信赏必罚,其足以战。” |
修德慎罚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20回:“且劝吴主修德慎罚,以安内为念,不当以黩武为事。” |
修身慎行 | 东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夫修身慎行,敦方正直,清廉洁白,恬淡无为。” |
僭赏滥刑 |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善为国者,赏不僭而刑不滥。” |
克己慎行 | 唐·韩愈《送齐皞下第序》:“故上之人行志择谊,坦乎其无忧于下也;下之人克己慎行,确乎其无惑于上也。” |
决狱断刑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躬传》:“躬家世掌法,务在宽平,及典理官,决狱断刑,多依矜恕,乃条诸重文可以轻者四十一事奏之,事皆施行,著于令。” |
刑于之化 | 《诗 大雅 思齐》: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”郑玄笺:“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。” |
刑仁讲让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著有过,刑仁讲让,示民有常。” |
刑余之人 | 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齐威王欲将孙膑,膑辞谢曰:‘刑余之人不可。’” |
刑天争神 | 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:“刑天与帝至此争神。帝断其首,葬之常羊之山。” |
刑措不用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威厉而不试,刑错而不用。” |
刑期无刑 |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 |
刑马作誓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且臣闻齐、卫先君,刑马压羊,盟曰:‘齐、卫后世无相攻伐,有相攻伐者,令其命如此。’” |
勤慎肃恭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,更祈自加珍爱,惟勤慎肃恭以侍上,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