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愆纠缪的成语故事
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
基本解释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绳:纠正。愆:过失。谬:错误。
出处唐·柳宗元《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》:“绳愆纠缪,列群肃澄之风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绳愆纠缪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绳愆纠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3回:“真真‘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’光景。” |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 |
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 | 老舍《小坡的生日》:“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,颇有点‘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’的神气。” |
一着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狗子还有佛性也无。’赵州道:‘无意者如何?’师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风了断井索。’” |
三风十愆 | |
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 | 《吕氏春秋 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,虽工不能。” |
大缪不然 | 明·张敬修《文忠公行实》:“太师心知其事大缪不然,为解说于上,请以百口保其无他。” |
好恶不愆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“好恶不愆,民知所适。” |
尺步绳趋 | 清·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以彼其文,岂不周规折矩,尺步绳趋,侍乎否否乎?” |
度己以绳 |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故君子之度己以绳,接人则用抴。” |
引绳切墨 | 清·钱谦益《刘公墓志铭》:“引绳切墨,不少假易。” |
引绳批根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及魏其侯失势,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。” |
引绳排根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灌夫传》:“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。” |
引绳棋布 | 宋·苏轼《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》:“庐舍道巷,引绳棋布。” |
惹祸招愆 | 元 关汉卿《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》曲:“郑恒枉自胡来缠,空落得惹祸招愆。” |
愆德隳好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而皇叔愆德隳好,已得西川,又占荆州,贪而忘义,恐为天下所耻笑。” |
愆戾山积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刘封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臣委质以来,愆戾山积。” |
抱表寝绳 | 《文子 下德》:“法阴阳者,承天地之和,德与天地参光,明与日月并照,精神与鬼神齐灵,戴圆履方,抱表寝绳,内能理身,外得人心,发施号令,天下从风。” |
收离纠散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若绍收离纠散,乘虚以出,则公之事去矣。” |
月书赤绳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四喜记·大宋毕姻>》:“幸蓝桥玉杵先投,信月书赤绳难换。” |
木直中绳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 |
未雨绸缪 | 《诗经 豳风 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 |
枉墨矫绳 | 南朝·梁·江淹《尚书符》:“箕赋深敛,毒被南郢;枉墨矫绳,害著西荆。” |
枕方寝绳 | 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和春阳夏,杀秋约冬,枕方寝绳。”高诱注:“方,榘四寸也。寝绳,直身而卧也。”杨树达证闻:“寝绳谓织绳为床,人寝其上。” |
枕石寝绳 | 《文子·精诚》:“虑牺氏之王天下也,枕石寝绳,杀秋约冬,负方州,抱员天。” |
桑土绸缪 | 《诗·豳风·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朱熹集传:“土,音杜。桑土,桑根皮也……我及天未阴雨之时,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,使之坚固,以备阴雨之患。” |
正色直绳 | 《南史·孔休源传》:“[孔休源]迁御史中丞,正色直绳,无所回避,百僚惮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