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专美于前专美于前的故事

专美于前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huān měi yú qián

基本解释专美:独享美名。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。

出处宋·陈亮《复杜伯高》:“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,无使楚汉专美于前,乃副下交之望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专美于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专美于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朝梁 萧统《纂要》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
一往无前明 孙传庭《官兵苦战斩获疏》:“曹变蛟遵臣指画,与北兵转战冲突,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。”
一往直前陶成章《浙案纪略》第四章第二节:“其行事也,常鼓一往直前之气,而不虑其他。”
一至于斯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》:“家国之事,一至于斯。非臣之尤,谁任其咎!”
一至于此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笔札无情,任其摇礕。甚矣哉!文之横流,一至于此!”
不安于位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六年》:“不安其位,宜不能久。”
不安于室《诗经 邺风 凯风序》:“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”郑玄注:“不安其室,欲去嫁也。”
不拘于时
不敢掠美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己恶而掠美为昏。”
不敢自专唐 韩愈《褅夾议》:“凡在拟议,不敢自专。
不汲汲于富贵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不汲汲于富贵,不戚戚于贫贱。”
不绝于耳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”
不记前仇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5回:“今不记前仇,不避祸患,又来苦口相劝。”
不顾前后《红楼梦》一二○回:“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:当初东府里太爷,倒是修炼了十几年,也没有成仙。这佛是更难成。”
不齿于人宋 沈括《梦溪笔谈 杂志》:“以为士人不齿,放弃终身。”
丑话说在前头柳建伟《英雄时代》第23章:“丑话说在前头,这件事谁的嘴里缺把门的,说了出去,后果只能自负。”
专一不移东汉·班固《白虎通义》:“信者诚也,专一不移也。”
专心一志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县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”
专心一意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其专心一意毋贷,近医药以自持。”汉·陆贾《新语·怀虑》:“专心一意,身无境外之交,心无欹斜之虑。”
专心一致《清朝野史大观·缪炳泰以画受高宗知遇》:“可见一技之末,非专心一致为之数十年,亦不能发名而成业也。”
专心向公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不结交援,专心向公。”
专心致志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,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”
专恣跋扈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田预传》:“预以行密专恣跋扈,尝移书讽之。”
专擅跋扈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六章:“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擅跋扈,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,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。”
专权恣肆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8回:“邓艾专权恣肆,结好蜀人,早晚必反矣。”
专权擅势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先王之时,春阳君相,专权擅势,蔽晦先王,独制官事。”
专权误国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此指严嵩、严世蕃父子二人也。朕久闻其专权误国……朕当即为处分,卿不可外泄于人。”
专权跋扈《清朝野史大观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,谋危社稷,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