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礼士亲贤礼士亲贤的故事

礼士亲贤的成语故事


拼音lǐ shì qīn xián

基本解释礼:表示敬意。尊敬有知识的人,亲近有才德的人。

出处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三折:“礼士亲贤急访求,卑辞枉驾会儒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礼士亲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礼士亲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介之士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彼越王者一节之人,范蠡一介之士。”
一目之士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志雅堂杂抄》:“此书成于元代,道学之风甚盛,而能为是言,此是非之公也。近世一目之士,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,亦愚甚矣。”
三亲六故梁斌《播火记》:“谁家没个三亲六故,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?”
三亲六眷元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一折:“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埋冤。”
三亲四眷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。”
三期贤佞汉王尊任京兆尹,凡三岁,除恶安良,治绩显着,后为御史大夫所诬,免官。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:“一尊之身,三期之间,乍贤乍佞,岂不甚哉!”见《汉书·王尊传》。
三茶六礼我国旧时习俗,娶妻多用茶为聘礼,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。六礼,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六种仪式。参阅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四四、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
不宾之士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周党传》:“天子以示公卿,诏曰:‘自古明王圣主,必有不宾之士。’”
不栉进士唐 朱揆《谐噱录 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
东阁待贤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”
两贤相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高祖急,顾丁公曰:‘两贤岂相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还,汉王遂解去。”
串亲访友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六章:“像个平常串亲访友的人,不紧不慢地朝东北的黄庄走去。”
主贤臣良唐·白居易《敢谏鼓斌》:“声闻于外、以彰我主贤臣良。”
举善荐贤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
举目无亲唐 薛调《刘无双传》:“四海之广,举目无亲戚,未知托身之所。”
举眼无亲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卷:“我举眼无亲,见了你,如见我女儿一般。”
举贤任能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举贤使能《礼记·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九故十亲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,又不曾关节做九故十亲。” 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二折:“爹爹也,全不怕九故十亲笑耻。”
争先士卒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:“旌蔽日兮,敌若云。矢交坠兮,士争先。”
事必躬亲唐 张九龄《谢赐大麦面状》:“伏以周人之礼,唯有籍田,汉氏之荐,但闻时果,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,勤俭于生人,事必躬亲,动合天德。”
二桃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
二桃杀三士三国 蜀 诸葛亮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
五亲六眷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他的五亲六眷,家理师徒,磕头摆把的,布满全屯。”
井臼亲操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儿女常自操井臼。”《后汉书·滇良传》:“(傅育)食禄数十年,秩奉尽赡给知友,妻子不免操井臼。”
亲上作亲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0回:“又听见二奶奶说,宝玉的事,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,凭谁来说亲,横竖不中用。”
亲上做亲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偏我不如他,我仁者能仁,身里出身的根脚,又是亲上做亲,况兼他父命。”
亲上加亲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6回:“清后的母亲也是太后的胞妹,结这重亲的意思,全为了亲上加亲,要叫爱新觉罗的血统里,永远混着那拉氏的血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