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源远根深源远根深的故事

源远根深的成语故事


拼音yuán yuǎn gēn shēn

基本解释源:水流所从出。水源很远,树根很深。比喻基础牢固。

出处北周·庚信《微调曲》:“水波澜者,源必远;树扶疏者,根必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源远根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源远根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往情深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桓子野每闻清歌。辄唤奈何!谢公闻之曰:\'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。\'”
一往而深明·汤显祖《〈牡丹亭记〉题词》: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生者可以死,死者可以生。”
一根一板
万丈深渊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13章:“玉宝身子一闪,只觉得两脚悬空,‘咚’一家伙,掉进了万丈深渊。”
上根大器
不根之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朔、皋不根持论,上颇俳优畜之。
不根之谈清 沈涛《交翠轩笔记》第四卷:“扬州有喜姓,俗言先本姓史,嫌与死同音,乃改为喜。此不根之谈也。”
不知深浅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抑且水荡坡塘,不知深浅。”
不远万里晋 王嘉《拾遗记》第六卷:“门徒来学,不远万里。”
不远千里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叟!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
丑声远播《宋书·卢陵孝献王义真传》:“咸阳之酷,丑声远播。”
世外桃源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且喜已到松凤阁,这是俺的世外桃源。”
临深履冰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
临深履尾晋·鲍敬言《元君论》:“王者临深履尾,不足喻危。假寐待旦,日昃旰食,将何为惧祸及也。”
临深履薄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为期不远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5回:“为期不远,你等着瞧罢。”
义重恩深唐 吕颂《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》:“事出非常,荣加望外,恩深义厚,何以克堪;糜躯粉骨,不知所报。”
乍入芦圩,不知深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2回:“假若不与他实说,蒙着头,带着他走,常言道:‘乍入芦圩,不知深浅。’”
交浅言深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夫望人而笑,是和也;言而不称师,是庸说也;交浅而言深,是忠也。”
亲贤远佞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》第三卷:“尔其尊师重傅,亲贤远佞,非礼勿贱,非义勿行。”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’”
任重至远《易·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任重致远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任重道远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
伉俪情深明·沈得符《万历野获编》:“盖圣德仁厚,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,伉俪情更加笃挚。”
全身远害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阳阳序》:“君子遭乱,相招为禄仕,全身远害而已。”
全身远祸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把你尊翁的骸骨,遣人送到故乡,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。”
六根清净隋 隋炀帝《宝台经藏愿文》:“五种法师,俱得六根清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