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卓越俊逸卓越俊逸的故事

卓越俊逸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huó yuè jùn yì

基本解释卓越:优秀突出。指才华风度超出一般人。

出处《晋书·严谭传》:“以八纮之广,兆庶之众,岂当无卓越俊逸之才乎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卓越俊逸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卓越俊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劳久逸语出汉·杨雄《谏勿许单于朝疏》:“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,不暂费者不永宁,是以忍百万之师,以摧饿虎之喙……而不悔也。”汉·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兹可谓一劳而久逸,暂费而永无宁者也。”
一劳永逸东汉 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兹可谓一劳而久逸。暂费而永无宁者也。”
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丰化和尚》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之地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云居膺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时如何?’师曰:‘莫飘露么。’”
不可逾越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年》:“门不容车,而不可逾越。”
不敢越雷池一步晋 庾亮《报温峤书》:“吾忧西陲过于历阳,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。”
不越雷池晋·庾亮《报温峤书》:“吾忧西陲,过于历阳,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。”
不越雷池一步曹靖华《忆当年,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!》:“有一种惯例,从来送客,只到自己房门为止,不越雷池一步。”
乘舆播越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“慕容垂为封豕于关东,泓冲继凶于京邑,致乘舆播越,宗社沦倾。”
代越庖俎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庖人,谓掌庖厨之人,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。尸者,太庙中神主也。祝者,则今太常太祝是也,执祭版对尸而祝之,故谓之尸祝也。樽,酒器也。俎,肉器也。”
以逸击劳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今罕羌欲为敦煌、酒泉寇,饬兵马,练战士,以须其至,坐得致敌之术,以逸击劳,取胜之道也。”
以逸待劳先秦 孙武《孙子 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俊杰廉悍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俊杰廉悍,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
信誉卓著
偭规越矩战国 楚 屈原《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
典则俊雅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一切张罗款待,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……[凤姐]洒爽风流,典则俊雅,真是‘万绿丛中一点红’了,——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,挥霍指示,任其所为。”
劳思逸淫《国语·鲁语》:“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,逸则淫,淫则忘善,忘善则恶心生。”
劳逸结合邓小平《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》:“搞好劳逸结合,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。”
千古卓识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内编》第二卷:“何仲默云:‘陆诗体俳语不俳,谢则体语俱俳。’可谓千古卓识。”
卓乎不群金·王若虚《揖翠轩赋》:“意其劲挺坚确,卓乎不群,举世皆怯而我独勇,众人既屈而我独伸。”
卓伟之才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张温传》:“戴赫烈之宠,体卓伟之才。”
卓尔不群东汉 班固《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,河间献王近之矣。”
卓尔出群《陈书·陆瑜传》:“晚生后学,匪无墙面,卓尔出群,斯人而已。”
卓尔独行《后汉书·东海恭王彊珙传》:“王恭谦好礼,以德自终,遣送之物,务从约省,衣足敛形,茅车瓦器,物减于制,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。”李贤注:“《前书》曰:‘卓尔不群者,河间献王近之矣。’”
卓有成效明 王守仁《申行十家牌法》:“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,县官备礼亲造其庐,重加奖励。”
卓然不群《后汉书 刘虞传论》:“其能历行饬身,卓然不群者,或未闻焉。”
卓立鸡群晋·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梁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
卓绝千古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子胥始东奔勾吴,月涉星遁。或七日不火,伤弓于飞。逼迫于昭关,匍匐于濑者。舍车而徒,告穷此女。目色以臆,授之壶浆。全人自沉,形与口灭。卓绝千古,声凌浮云。激节必报之仇,雪诚无疑之地。难乎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