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存荣没哀存荣没哀的故事

存荣没哀的成语故事


拼音cún róng mò āi

基本解释存:生存;荣:光耀;哀:悲伤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后令人哀痛。

出处汉·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斯可谓存荣没哀,死而不朽者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存荣没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存荣没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命之荣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二·滁阳王奉祀官》:“后人不叨一命之荣。滁阳之祭,亦仅有司岁终一举而已。”
一息尚存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”宋 朱熹集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
一顾之荣
万古长存宋 晁补之《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》:“公归廊庙谁得挽,此石万古当长存。”
万年长存周定舫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》:“刻着以红星、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,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,永远照耀着后代。”
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,或懂得甚少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”
不存不济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七卷:“不存不济,香肌瘦损,教俺萦方寸。”
不存芥蒂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
世路荣枯唐·刘禹锡《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》诗:“从君勇断抛名后,世路荣枯见几回?”
主敬存诚语本《易·乾》:“闲邪存其诚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宾客主敬,祭祀主敬。”
乐尽哀生唐·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有同必异,自昔攸然;乐尽哀生,古来常事。”
乐往哀来汉·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惟盘逸之无瞋兮,惧乐往而哀来。”
乐极哀来晋·陶潜《闲情赋》:“悲乐极以哀来,终推我而辍音。”
乐极哀生唐·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有同必异,自昔攸然;乐极哀生,古来常事。”
乐极生哀宋·刘克庄《沁园春·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》词:“中年后,向歌阑易感,乐极生哀。”
乐道遗荣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品藻》:“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,安贫守志,而拘忌名教,未免流俗也。”
乞哀告怜毛泽东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:“荒时暴月,向亲友乞哀告怜,借得几斗几升,敷衍三日五日,债务丛集,如牛负重。”
争荣夸耀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想着往日常听人说:少年吐血,年月不保;纵然命长,终是废人了。想起此言,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,尽皆灰了。”
二话没说马烽、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:“正说中间,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,一把拉住老武,二话没说,往外就走。”
于呼哀哉《诗·大雅·召旻》:“于乎哀哉!维今之人,不尚有旧。”《荀子·乐论》:“乱世恶善,不此听也。淤乎哀哉,不得成也。”
人存政举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其人存,则其政举。其人亡,则其政息。”
俭存奢失
全军覆没《旧唐书 李希烈传》:“官军皆为其所败,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。”
八字没一撇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》: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不自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,似又因于此语。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八字没见一撇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》第三卷: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自不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……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共存共荣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80章:“通电就职时列举四项方针:(1)停止内战,(2)外交上采取睦邻主义,冀达共存共荣目的,(3)……”
兴废存亡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拜郡》:“问亲邻兴废存亡,叙风烟悲楚哀伤。”
出没不常宋·李纲《与宰相论捍贼札子》:“盖此贼非陆地群盗之比,据重湖环千里,出没不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