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招降纳附招降纳附的故事

招降纳附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hāo xiáng nà fù

基本解释招:招引;纳:接纳;附:归附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。

出处《元史·来阿八赤传》:“今出兵分定其地,招降纳附,勿纵士卒侵掠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招降纳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招降纳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物降一物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1回:“常言道,\'一物降一物\'哩。你好违了旨意?”
不打自招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3卷:“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。”
买马招兵《再生缘》第三回:“今中既到山中住,少不得,买马招兵尽壮怀。”
买马招军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牝贼》:“有这等事?恭喜了!借此号令,买马招军。”
云集景附汪东《正明夷〈法国革命史论〉》:“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,一省倡仪,各方响应,云集景附,势必大强于法。”
从天而降东汉 班固《汉书 周亚夫传》:“直入武库,击鸣鼓。诸侯闻之,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。”
伏虎降龙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二折:“学师父伏虎降龙,跨鸾乘凤。”
众心归附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随世宗征伐,屡建大功,众心归附。”
作善降祥《尚书·伊训》:“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。”
依丱附木
依草附木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想必有那依草附木,冒着俺家名姓,做这等事情的,也不可知。”
倚草附木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洪教头道:‘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,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,皆道我是枪棒教师,来投庄上,诱些酒食钱米。’”
养贤纳士明·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一折:“养贤纳士,修德治民。”
凤附龙攀汉·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攀龙鳞,附凤翼。”
出纳之吝《论语·尧白》:“子曰:‘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内之吝谓之有司。’”
凿楹纳书《晏子春秋·杂下三十》:“晏子病,将死,凿楹纳书焉。谓其妻曰:‘楹语也,子壮而示之。’”
半筹不纳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折:“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,那西施半筹也不纳,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。”
去故纳新南朝·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以迎新年,相聚酣饮,留宿岁饭,至新年十二日,则弃之街衢,以为去故纳新也。”
吐故纳新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含垢纳污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国君含垢。’”
启宠纳侮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元年》:“启宠纳侮,其此之谓也。”
喜从天降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:“贵脚踏贱地,使下官喜从天降。”
夤缘攀附《明史·尹直传》:“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,夤缘攀附,皆取中旨。”
如蚁附膻先秦 庄周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蚁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”
寒附火者
屈打成招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,三推六问,屈打成招。”
山容海纳唐·欧阳詹《送张尚书书》:“以尚书山容海纳,则自断于胸襟矣,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?”
崧生岳降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,维岳降神,生甫及申。”毛传:“山大而高曰崧;岳,四岳也……岳降神灵和气,以生申甫之大功。”申,申伯;甫,甫侯,都是周宣王舅父,周朝重臣,相传是古四岳后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