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深藏远遁深藏远遁的故事

深藏远遁的成语故事


拼音shēn cáng yuǎn dùn

基本解释遁:隐去。藏身于深密之处,远远地离开人群。指避世隐居。

出处宋·杨万里《论相上》:“古之君子之相其君,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,天下不许而君许之,君子有深藏远遁,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深藏远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深藏远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山不藏二虎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,这是他太狂妄。”
一往情深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桓子野每闻清歌。辄唤奈何!谢公闻之曰:\'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。\'”
一往而深明·汤显祖《〈牡丹亭记〉题词》: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生者可以死,死者可以生。”
万丈深渊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13章:“玉宝身子一闪,只觉得两脚悬空,‘咚’一家伙,掉进了万丈深渊。”
不知深浅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抑且水荡坡塘,不知深浅。”
不藏不掖
不远万里晋 王嘉《拾遗记》第六卷:“门徒来学,不远万里。”
不远千里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叟!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”
丑声远播《宋书·卢陵孝献王义真传》:“咸阳之酷,丑声远播。”
东藏西躲明 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,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,枪刀剑戟都潎样。”
东躲西藏明 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:“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,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。”
中心藏之《诗经·小雅·服桑》: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”
临深履冰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
临深履尾晋·鲍敬言《元君论》:“王者临深履尾,不足喻危。假寐待旦,日昃旰食,将何为惧祸及也。”
临深履薄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丹之所藏者赤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丹之所藏者赤,漆之所藏者黑。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。”
为期不远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5回:“为期不远,你等着瞧罢。”
义重恩深唐 吕颂《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》:“事出非常,荣加望外,恩深义厚,何以克堪;糜躯粉骨,不知所报。”
乍入芦圩,不知深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2回:“假若不与他实说,蒙着头,带着他走,常言道:‘乍入芦圩,不知深浅。’”
五藏六府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:“凡人三百六十节,九窃,五藏六府。”
交浅言深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夫望人而笑,是和也;言而不称师,是庸说也;交浅而言深,是忠也。”
亲贤远佞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》第三卷:“尔其尊师重傅,亲贤远佞,非礼勿贱,非义勿行。”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’”
什袭以藏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“人家竞相传钞,什袭以藏。”
什袭珍藏《太平御览》卷五十一引《阚子》:“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,归而藏之,以为大宝。周客闻而观焉。主人冕玄服以发宝。华匮十重,缇巾十袭。”
什袭而藏宋 张守《跋唐千文帖》:“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。”
任重至远《易·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任重致远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