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豪横跋扈豪横跋扈的故事

豪横跋扈的成语故事


拼音háo héng bá hù

基本解释跋扈:专横暴戾。横行凶暴,为非作歹,专横暴虐。

出处唐·郑处海《明皇杂录·李遐周》:“禄山豪横跋扈,远近忧之,而上意未寤,一日遐周隐去,不知所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豪横跋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豪横跋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榻横陈唐·李商隐《北齐》诗之一:“小莲玉体横陈夜,已报周师入晋阳。”
七横八竖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一片瓦砾场上,横七竖八,杀死的男子妇人,不计其数。”
七纵八横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法》:“及其透彻,则七纵八横,信手拈来,头头是道矣。”
专恣跋扈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田预传》:“预以行密专恣跋扈,尝移书讽之。”
专擅跋扈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六章:“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擅跋扈,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,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。”
专权跋扈《清朝野史大观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,谋危社稷,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。”
专横跋扈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梁冀传》:“帝少而聪慧,知冀骄横,尝朝群臣,目冀曰:‘此跋扈将军也。’”
东横西倒刘复《晓》诗:“回看车中,大家东横西倒,鼾声呼呼。”
五陵豪气元·无名氏《王粲登楼》第三折:“我怎肯与鸟兽同群,豺狼作伴,儿曹同辈,兀的不屈沉杀五陵豪气。”
人中豪杰明·无名氏《赵匡胤打董达》第五折:“三位将军,乃人中豪杰,志冲牛斗,气吐凌云。”
人欲横流宋 陆九渊《语录》上:“后世人主不知学,人欲横流,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?”
元龙豪气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登传》:“氾曰:‘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’”
前跋后疐宋·司马光《言医官札子》:“今闻诊御脉者,常以十数,工拙相杂,是非混淆,发言进药,更相倚仗,前跋后疐,左瞻右顾。”
参横斗转三国·魏·曹操《善哉行》:“月没参横,北斗阑干。”《宋史·乐志》:“斗转参横将旦,天开地辟如春。”宋·苏轼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诗:“参横北斗欲三更。”
合从连横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约从连横,兵革不藏。”
哀丝豪竹唐 杜甫《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》诗:“酒肉如山又一时,初筵哀丝动豪竹。”
困心横虑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 朱熹集注:“事势穷蹙,以至困于心,横于虑,然后能奋发而兴起。”
土豪劣绅《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》:“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,土豪劣绅。”
处士横议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圣王不作,诸侯放恣,处士横议。”
女中豪杰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二:“十娘钟情所欢,不以贫寠易心,此乃女中豪杰。”
妙趣横生秦牧《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》:“好些平常的事物,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,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,就是运用譬喻。”
富室豪家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回:“富室豪家,却言道压瘴犹嫌少。”
尸横遍野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直杀到天明,却才收军。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”
巧偷豪夺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诗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巧取豪夺宋 苏轼《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》:“怪君何处得此本,上有桓玄寒具油;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巾帼豪杰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原来这就是十三妹姑娘。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,巾帼豪杰,真是人生快事!”
强取豪夺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‘这叫强取豪夺。’谢庆元嘶声地说。”
彭泽横琴